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圖為:邱均平教授近照
本報記者朱玲 實習生徐婧
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我國高等院校中第一個綜合性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其辦公地點位于武漢大學,主要科研人員來自武漢大學。在該中心發布的“武大版大學排行榜”中,武大在“一流大學”中位列第7。而在上月底,武書連領銜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發布的“中國一流大學”榜單上,武大卻無緣15強。
同一所武大,不同的評價,本報記者就此對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進行了專訪。
發布排行榜并非針對“武書連版”
記者(以下簡稱“記”):同樣是評選“中國一流大學”,兩個排行榜的結果為什么區別這么大?
邱均平(以下簡稱“邱”):兩個榜單的評價標準有根本區別。世界一流大學的特性有綜合性、前沿性、創新性和高影響力,尤其是其綜合性特征非常明顯,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雖然以理工實力聞名,但在22個學科中,它有21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并且每個學科的排名都很靠前。我們參照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評選了中國一流大學。
而某課題組評出的‘中國一流大學’,采用的是單學科標準,這種標準是不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
記:上個月25日,《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的大學排行榜發布。事隔半個月,貴中心也發布了大學排行榜,時機上有什么考慮嗎?
邱:我們中心的大學排行榜一般都在每年元月份發布,研究生評價在五六月份公布,這是例行工作,無所謂選擇時機。
項目科研經費沒有依賴武大
記:在中心的網頁上,簡介里寫著“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科研經費來自武大嗎?
邱:中心成立之初,是作為武大的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當時武大撥過建設費。我們最早的項目經費來自于和中國青年報合作的“中國大學評價系統研制與開發利用”項目,后來中心被列為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省里有經費支持。此外,中心的一些老師在用自己的課題經費來支持相關研究。
記:中心的科研人員多數也是武大師生吧?
邱:是的,主要是武大的老師,也有一些其他高校的教師和社會招聘人員。
“單看排名高低,武書連肯定比我跟武大親”
記:您把武大排入前十,不怕有人質疑排名的公正性嗎?
邱:在對研究生教育評價的排名中,去年我們中心的榜單上武大是第十一名,而武書連的榜單中曾經把武大排到過第四呢,如果單看排名高低,那他肯定比我跟武大親(笑)。
形形色色的大學排行榜不能“一排了之”
記:您怎么看待現在形形色色的民間大學排行榜?大家都在排行,誰能稱得上權威?
邱:大學的排行榜反映了很多信息,是必要的。國外的大學排行也不是政府做的。排行做得公正、科學才能得到各界認可,被認可了才能談得上權威。
對于形形色色的大學排行榜,應思考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問題及引發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而不是“一排了之”,比如關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大學競爭力的關系、地方財政投入對一般大學發展的影響等等,并希望最終能夠幫助高等院校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
“有人說武書連的評價體系有些不合理”
記:您怎么評價武書連所做的中國一流大學排行榜?
邱:這個我不做過多評價。不過聽說高校里和社會上有一些質疑,一是有人說他把研究型和教學型放在一起評價,這不科學,二是有人認為他的評價體系有些不合理,比如人文社科的科研能力在評價中占的比例比較低,這樣綜合性和以人文社科學科見長的學校就比較吃虧,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