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徐嘯寒 陳博雷 樂毅 通訊員陳博 梅海兵 實習生陳銘 “畢業后死都不下基層!”這兩天,廈門大學(微博)一位湖北籍女博士因對暑期基層實踐條件不滿,在微博上“吐槽”,引發風波。記者昨日試圖與該女博士取得聯系,但對方一直未接電話,而其微博上的相關言論已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條道歉微博,并對自己的行為“深刻地反省”。 隨后,記者從武漢大學(微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微博)、武漢科技大學(微博)等高校了解到,我省高校每年都有數百名學生在基層掛職鍛煉,利用所學服務地方。 “畢業后死都不下基層” 據悉,該女博士近日隨校方組織的博士團到位于閩北山區的原國家級貧困縣——政和縣調研有關生態與經濟發展的課題。由于條件艱苦,女博士在微博上抱怨:“吃的一點都不好,什么亂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破地方,過得太憋屈了!下午出去找吃的,也沒個超市!” 三天調研結束后,女博士又發微博稱,“明天,姐終于要告別這里了!你們慢慢玩吧,姐要和黃老師提前退場!求:1、××部配個好車送我們;2、航班返回廈門一切順利!”她還在微博中特意“總結”了考察收獲:“1、畢業后不下基層!2、畢業后堅決不下基層!!3、畢業后死都不下基層!!!” 女博士的微博遭到大多數人反對,網友“@ANUCAISLXY”質疑說:“出門要配好車,入住要高配,吃飯要換著菜色和口味……這是來調研的嗎?這樣的調研人,能調研出什么?這樣的調研人所做的調研,還有意義嗎?” 江城海歸主動請纓下基層 “這位女博士的想法有點偏激,但我認為能在基層鍛煉,是一種幸福。”昨日,正在大悟縣掛職鍛煉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年輕博士高尚說。 高尚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從碩士起在瑞士、美國和挪威留學(微博)7年,拿到了挪威科技大學信息系統博士學位,去年學成回國后成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員。 剛剛回國的高尚正好趕上我省“博士服務團”服務基層計劃啟動,于是主動請纓向學校報名,最終如愿來到大悟縣服務。 “剛來肯定有很多不習慣,比如飲食、住宿等,但這些都是意料中的,也是可以克服的。”高尚說,他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感覺自己的才能在基層大有用武之地。 更多的博士覺得“苦中有樂” 相比于基層,更艱苦的調研在野外。昨日,剛從云南、三峽等地調研歸來的構造地質學博三學生羅文行告訴記者,從本科到讀博,他幾乎每個暑假都在野外進行調研或實踐。 “印象最深的是在青海東昆侖山地區進行野外調查,風吹日曬常常一待就是百余天,幾乎看不到人煙。”羅文行介紹,大家在海拔4600多米處扎營,用水全靠河水或雪水,每天至少得徒步十多公里,一周才能去格爾木買一次菜。對于他們來說,“調研時住在有人的地方,已經算條件很不錯了!” 華中農大資源與環境學院植物營養方向的博士生王寅,這兩年頻繁下鄉調查油菜的生長狀況以及當地土壤的營養狀況,吃、住都和農民在一起,但他并不覺得這種條件差,相反認為學植物營養的如果只是呆在學校埋頭學,終究所得淺顯。 我省每年數百博士扎在基層 據了解,江城各高校都會安排博士下基層或掛職鍛煉,或考察調研,僅武漢大學就已在省內外建立10個研究生掛職鍛煉基地。此外,我省去年還實施了“博士服務團”服務基層計劃,首批選派100名優秀年輕博士在大別山、武陵山和十堰市、神農架林區服務鍛煉1年。 “只有在基層一線,才能真正得到鍛煉。”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副處長韓洪波告訴記者,該校今年還首次開展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近百名博士碩士組成10支社會實踐團隊,到大冶鐵礦等生產一線服務企業、增長才干。 “我們通過暑期實踐的方式讓他們了解基層,鼓勵他們到基層一線扎根。”韓洪波說,實踐月余來,企業和學生的反響都非常好,學子們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專業碩士常見問題答疑
·勵志哥放棄“鐵飯碗”堅定讀研深造
·2013華南理工大學外校申推免生碩士辦法
·2013中國中醫科學院外校申推免生碩士辦法
·2013對外經貿外校申推免生碩士工作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