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的奧體中心,兩位上海冠軍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女子1500米,奪冠的趙婧,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男子1500米奪冠的張海坤,則來自上海體育學院,他們都是傳統專業隊體制外的產物。“在專業體制的路之外,我們想探索、開辟出一條新路來。”趙婧的教練、復旦大學的體育老師楊峻賽后接受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青年報沈陽專電 特派記者 陳宏 她的成績和普通生沒區別 趙婧昨晚算是強勢奪冠,她4分12秒32的成績,將第二名、來自四川的劉芳4分13秒88甩開了一大截。而她在文化成績上,更遠遠甩開了其他運動員。“她現在是研究生。7年前,她是以二級運動員的身份,考進復旦大學的,當時她高考490多分,也算不錯了。”楊峻告訴青年報記者,“像她這樣文體兼修的,圈內很少見。” 是體育特招生,但復旦大學從未因為體育生的身份,而放低對她文化成績上的要求。“進復旦7年了,她此前也一直是住集體宿舍、吃集體食堂,只是這一年因為要備戰全運會,需要利用到莘莊訓練基地的硬件設施,才到體工隊多了一點。但是,她學校那邊的課,并沒有放棄掉,只是現在大學生的選課比較民主自由,在備戰的這段時間,避開了一些課而已。”楊峻說。 趙婧在進復旦之后的表現,已經和普通學生沒有什么區別了。她直升研究生時,“本科的績點達到了2.8,已經符合了普通生直升研究生的績點要求”,楊峻告訴記者。而這在同是以體育特招生身份進復旦的選手中,已堪稱“天才”。 趙婧很聰明,對未來的規劃,也遠比專業隊里的很多隊員要深入、詳細。“她這兩年才剛剛起來,她有自己的夢想,進奧運就是其中一個。”楊峻說。 體制外的探索 中國體育界,專業體制是占據著絕對統治地位的主流。高校系統培養的運動員,看起來更像是“異類”,復旦大學的趙婧之前,還有清華大學的胡凱,以及影響力盛極一時的伏明霞。“高校培養的系統,和專業體工隊的系統相比,有優勢有劣勢,我就想在傳統的體制外,開辟出一條新路。”也只是復旦大學普通體育老師的楊峻說,“我這幾年帶的小孩,好幾個都不錯。” 由于復旦大學嚴苛的文化成績要求,所以大部分的時間,趙婧都只能每天在課外訓練兩三個小時,只有在寒暑假這樣的長假期,才能到二少體(即劉翔訓練所在的莘莊基地)進行更系統的訓練。“和體制相比,我們的隊員優勢是文化素養高,對訓練、對人生的理解更深入,而體工隊的很多隊員,其實只是被逼著訓練,并沒有什么目標。”楊峻說,“欠缺的地方,則是我們比較難以系統訓練,在硬件、后勤保障方面都更差一點。” 然而,更少的訓練時間、沒有特別的小灶食堂,師徒倆也能走出今天的路,足以證明,傳統的專業隊體制,確實有很多可改進的地方——如今的專業隊,已經越來越難以找到苗子,因為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小孩放棄學業。如何讓學業和體育兩不誤,則值得探討。 “現在的體制,已經越來越顯示出它的一些弊端,我作為教練,也夢想像美國一樣,在教育系統里走出一條奧運之路。”楊峻說,“我們之前有了亞運會冠軍,現在又有了全運會冠軍,接下來就該想奧運冠軍的目標了。” 不過,在現實中,像趙婧、張海坤這樣的“學生軍”,和專業的體制,還是有一些“不兼容”:“以前我也帶選手代表國家隊比賽過,也產生過一些矛盾,如何處理,就看體育界的管理層,如何權衡‘大利益’和‘小利益’之間的關系了。”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華東理工校長鼓勵研究生“質疑與好奇”
·碩士生偷拍女生裙底成癮 承認10項控罪
·復旦研究生奪1500米冠軍 推進運動員體制探索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入讀北師大碩士(圖)
·天大研究生新生求助400同門救助患病恩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