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限制被取消,不少人將其視為教育公平的進步體現。
記者了解到,30歲以上的考研人士動機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提升專業能力,有的是為了升職,還有的則是為了理想。而在大齡考研人群中,報考專業碩士如MBA、MPA的人數占大部分,只有少數報考學術型碩士。專家建議,大齡人士應提前做好規劃,謹慎選擇考研,切忌沖動和跟風。 10月11日,31歲的劉駿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填報了武漢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他剛剛辭掉工作,專心備考。“畢業幾年,工作一直不順心,想通過讀研有一個新的機會。我辭掉工作,就是想背水一戰,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劉駿坦言。 據了解,往年按照經費來源,招生分為國家計劃、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三類,只針對國家計劃內招生報考者提出年齡要求,后兩類并沒有年齡限制。從今年開始,不再有國家計劃、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的區別,僅按照就業辦法分為“定向”和“非定向”兩種類型,因此年齡限制也就自然取消了。 “雖然在研究生招生中,我們不太限制年齡,但40周歲以上的考生是無法享受公費或學校的獎助學金的。”據北京某知名高校研究生院招生負責人李老師介紹,高校中非定向的大齡碩士研究生數量并不多。 李老師調取了該校近三年非定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年齡情況,該校2011年碩士總人數2601人,其中30歲以上95人,35歲以上21人;2012年碩士生總人數2697人,其中30歲以上107人,35歲以上20人;2013年碩士生總人數2743人,其中30歲以上115人,35歲以上23人。 “30歲以上的考生報考和考上的主要是專業碩士,尤其工商管理碩士(MBA)和公共管理碩士(MPA)報考的人數最多。這兩個專業考上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30歲以上的考生,每年在10萬人左右。”海天考研全程規劃專家張雪峰說。張雪峰指出,這類人群的考研動機一是升職的壓力,學歷是一個門檻,二是在工作中遇到了解決不了難題,特別是管理方面遇到瓶頸,想通過進一步學習來充實自己。第三,有的考生是為了增加人脈的廣度。四是一些人收入穩定,空余時間多,自己想實現讀研夢想。 “大齡考研人群中混文憑的是少數,他們大都有著明確的職業規劃和方向。”跨考教育集團副總裁張文平認為,大齡考生經歷了社會的歷練,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劉倩 年齡:34歲 職業: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考研原因:增加人脈,提升自己 家人態度:家人全面支持 與宋云偉不同,目前正在北大讀MBA全日制班的劉倩(化名)沒有像他備考那么痛苦。劉倩考研時,正趕上國內高校進行MBA招生改革,北大等名校開始實行“提前面試”的政策,面試通過后,考生的成績只要通過國家線即可,這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一些工作多年的職場人的備考壓力。 記者與劉倩聯系時,劉倩剛出北京南站,乘地鐵前往北大上課。“考上北大MBA之后,我就懷孕了?,F在孩子主要放在天津的婆婆家照料,我每周坐動車來北大上兩天課,晚上回天津時已經快十二點了。” 談到當初考研的初衷時,今年34歲的劉倩說,當時在企業做人力資源管理有九年時間了,已經做到了部門主管的崗位。但工作這么多年,人感覺很疲憊,想徹底放松一下身心,而且做人力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 后來她的一個朋友學了MBA之后,感覺收獲非常大,個人轉型也比較成功。于是劉倩就動了考MBA的念頭,一則考試成績要求相對較低,比較容易考,二則所學與她的工作崗位相關,對自身能有較大提升。“那時我還有一個考慮,自己歲數也不小了,可以在讀書時要個寶寶,讀書時帶孩子總比工作時帶孩子要容易一些。” 劉倩和家人說了想法后,得到了支持。于是她下定決心考研。“當時的心氣也挺高的,反正考研讀研既牽扯精力又花錢,要讀就讀最好的,就選擇了北大。復習時工作也不會辭掉,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繼續工作,所以心態比較放松。” 劉倩認為,自己大學時所學的理工專業對考研幫助很大,數學、邏輯基礎都不錯。工作時經常使用英語,英語底子也很好。所以通過了北大MBA的面試之后,她就比較放松了。每天都是利用下班后的時間看看書,然后就順利地通過了筆試。“MBA屬于專業碩士,本身就是要求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報考的人層次也相對較高,很多也都30多歲了。要讓我們去考學術型碩士,肯定是拼不過學生的。” 在當下的勞動力市場,一些企事業單位對應聘者的年齡都有一定的限制。在很多人為大齡研究生的就業感到擔憂時,劉倩卻對自己畢業后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據我了解,很多企業確實對招聘常規職員有年齡限制,尤其一些知識更新換代比較快的崗位,會要求職員年輕化。”劉倩解釋,“但有些大齡研究生像我一樣,辭職前就是主管了,我們再求職時也會去應聘類似的崗位。而這些崗位一般沒有最高年齡限制的,有的甚至會要求30歲以上,如做人力資源、財務主管的,企業看重的是資歷和經驗,往往越有資歷歲數也越大。” 但劉倩仍然建議想辭職讀研的職場人“別沖動,別跟風,規劃好”,“辭職讀研意味著你要有所放棄,有時放棄的甚至是別人很珍惜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冷靜思考,理性規劃。” 刻苦考研只為評職稱 宋云偉 年齡:35歲 職業:主治醫師 考研原因:提高學歷,參評更高職稱 家人態度:妻子經勸說后支持 得知自己通過了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復試,宋云偉(化名)心里長長出了一口氣。 宋云偉已經35歲,是北京一家醫院的醫生,目前是主治醫師。去年年初,單位領導透露,依照他的資歷今年有機會評副主任醫師職稱,但晉升必須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在讀的也可以。只有專升本學歷的他,欣喜之余不禁為學歷發愁。 “按照規定,我必須要有醫院類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歷。我想來想去,只有走考研這條路了。而且最好今年就能考上,否則還要再熬幾年。”想到考研,宋云偉也頭疼:一來歲數不算小了,學習吃力,二來兒子只有5歲,妻子工作也比較忙,復習考研無疑會加重妻子的負擔。最頭疼的是,自己英語底子差,用不到一年的時間來備考,難度很大。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癡情男花9萬幫女友考研:遇騙子血本無歸
·滬研究生創業培養專項啟動 可獲50萬資助
·山西省報考碩士研究生可得選對報名點
·研究生將繳學費 但待遇普遍提高
·考研沖刺80天 “學霸”出招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