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演講遍了,但回到母校,感到年輕學子們的濃烈熱情,我一下子還有些緊張。”昨天,被譽為建筑“諾獎”的普利茲克建筑獎首位中國得主、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身著一件中式對襟加黑圍巾,現身母校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演講,受到90后學子們的熱捧。 “懵懵懂懂”上了大學建筑學 “沿著心的方向走”,是王澍演講的主題。話匣子從中學時代打開。王澍上中學時特別勤奮刻苦,成績永遠是年級第一名,但是沉默寡言,幾乎不怎么說話。 但“學霸”在高考時并沒發揮好,成績剛剛過線,不過還是“混進”了東大前身南京工學院。“當初之所以學習建筑學,其實很偶然。”王澍說,“我進大學之前,建筑學沒有多少人知道。老師認為我應該上北大中文系,而我自己想上美術學院,家里人要求我選工科,因為工科意味著穩定的飯碗。”他沒有反對,但附加了一個條件:選一個可以畫畫的工科。家里人打聽后告訴他,建筑學專業可以畫畫。“高中班主任得知我選了建筑學,覺得我瘋了,因為在老師眼里,建筑學就是砌磚瓦、蓋房子。” 巧的是,母親同事的丈夫是東大建筑系畢業的,而且那年還獲了海外建筑獎。“因為這個偶然,我認定了東大,第一志愿是東大建筑系,第二志愿是清華建筑系,第三志愿是同濟建筑學,這個填法的意思就是只上東大。” 床頭堆成“小圖書館” 剛入學時,王澍跟很多同學一樣不大會利用圖書館。一次,他看到同學從圖書館里借了一本好看的書,好奇地跑進去一看,頓時被圖書館浩瀚的藏書震撼。此后,圖書館就成了他閱讀的天堂,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社會學、物理、數學、生物、現代文學、電影、喜劇,無所不讀。 從圖書館借閱的第一本書開始,王澍的價值觀就不斷被顛覆。“我借的第一本書是20世紀最著名的建筑大師,當時被稱為‘現代建筑旗手’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看了之后,覺得腦子轟的一下被顛覆了,書里提到的內容跟先生們教的完全不一樣。”就這樣,他不斷地自我調整、自我裂變。 不僅借書,他還酷愛買書,每周都會去書店。很快,各種書籍在他的床頭堆成山。“感覺就像個小圖書館。”王澍說。他也很快成為同學眼中的“百科全書”,經常有同學到他宿舍里一起高談闊論,在辯論中產生思想火花,并相互感染。“一次,我們討論哲學,有個同學在旁邊始終插不上話,后來半夜12點,我發現他一個人躲在樓梯口捧著黑格爾的哲學書狂啃。” “出格”的作業拿到高分 剛上大一時,成績優異的王澍被選為9名新生代表之一,與時任東大校長的錢鐘韓院士對話。錢校長在學生們心中絕對是個傳奇—游學歐美十幾所大學,卻不在乎學位,而是想學什么課程就學什么,游學歸國也沒拿到一張國外大學的學位證。“雖然如此,錢校長歸國后卻創建了動力工程學科,取得了卓著的成果,真的很欽佩他對待學位的灑脫。”王澍回憶說,和9名學生代表對話時,錢鐘韓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是好的大學生?”9名同學一時語塞。“好學生一定是敢于向老師挑戰的學生,學習不是誰讓你學你才學,而是你自己想學,而且要有自己的見解。”錢鐘韓如是說。“那個年代,聽到校長這番話,真是如‘醍醐灌頂’,一直深深地影響我。” 建筑系對學生的畫功要求很嚴,沒接受過系統訓練的王澍,被老師歸為“畫得不好”的學生。往屆優秀學生的作品掛在教室墻壁上,大部分學生都照著臨摹,王澍偏偏按照自己的想法畫。“當時我畫了一棵枯樹,樹枝上沒樹葉,在這棵枯樹后有一幢房子,同學都開玩笑說這是來自月球的房子。”從沒有學生畫過沒有樹葉的樹,幸運的是,負責給王澍這組打分的老師給了他90分。“印象很深,非常感謝這位老師對我這個小小‘出格’給予的鼓勵。如果當時判了不及格,不知道我現在還會不會站在這里。” 沒拿到學位,并不生氣 王澍的碩士論文寫的是“對西方現代建筑的評價”,因為批判的鋒芒太過尖銳,他沒拿到碩士學位。“寫這篇論文,我用的是詩歌一樣的語言。”王澍自稱自己比較笨,思考了3年,但寫兩萬多字的論文只用了15天時間,而且把寫作時間標在論文上。“后來取消我學位的一個理由就是寫作極不認真,寫碩士論文竟然只用了15天,也不想想這是有才的人寫的。”王澍笑著解釋,“我當時有一個重要意識,就是論文不應該像裹腳布一樣又長又臭,論文跟設計一樣是一個創作,關鍵是切入點。” “不過,當時不給我學位,我一點不生氣。我當時還說了一句話,諾貝爾文學頒獎委員會3次想頒獎給薩特,都被拒絕了,不就一個碩士學位?又有什么呢?”其實,早在大二時他就寫過一篇2萬多字論文,題目是《當代中國建筑學危機》,點名批評了很多權威,印了150份,在全國“地下”流行,雖然印論文的部分錢是老師齊康院士出的,但在論文里還是毫不客氣地批評了他。這篇論文觸怒了很多老師,當時沒有雜志敢發表。有一個雜志試圖發表,但刪除了“刺激性”的東西。王澍一看,寧可不發也不讓步。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湖北2015年研究生考試將全程錄像防作弊
·建筑“諾獎”得主無碩士學位:論文太尖銳
·留美熱潮下降?中國大陸留美碩士十年首跌
·英媒:中國赴美讀研學生數首次出現下降
·清華碩士找工作遭歧視屢碰壁只因學歷斷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