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道 港媒稱,北京大學燕京學堂“中國學”碩士研究生項目完成首屆新生招生工作。在錄取的99名本科畢業(yè)生中,除了24名中國學生,其他75名全部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生,其中包括來自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的本科生。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7日報道,2014年5月,北京大學首次對外宣布正式啟動“北京大學燕京學堂”計劃。該項目還因為其一年制“中國學”碩士的學術價值和培養(yǎng)意義受到社會和學術界的質疑。 “中國學”碩士屬于貝達設立的交叉學科,學制方面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統(tǒng)一為一年制碩士,面向國際學生設置1到3年的彈性學制。 北大研究生院此前公示信息顯示,燕京學堂面向大陸高校推免生擬招收的專業(yè)方向包括:“哲學與宗教”、“經濟與管理”、“法律與社會”及“政治與國際關系”4個中國學專業(yè)方向,之后增設“文學與文化”和“歷史與考古”兩個專業(yè)方向。授課語言擬被明確為中、英文雙語教學。 【延伸閱讀】美國學生赴華留學熱降溫 英媒:學中文不劃算了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道 英媒稱,調查顯示,美國學生不再熱衷于去中國學中文。美國的許多海外學習項目過去幾年去中國留學的報名人數顯著減少。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13日報道,加利福尼亞大學海外教育計劃稱,準備報名前往中國學習的學生預計將低于四年前的一半。 另一家以華盛頓為基地的主要海外學習機構也說,自從2013年以來美國學生對中國的興趣一直呈下降趨勢。 美國的一些關注中國問題的專家學者對這一明顯的興趣減少表示擔憂。 路透社援引華盛頓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系研究所主任戴博的話說,考慮到美中關系的重要性,能有一群來自各界的能講中文和理解中國文化的人“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 他說:“除非我們能夠以其自己的方式了解中國,否則我們就不能對中國作出協調的、有效的和完整的反應。” 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說,盡管在海外留學的美國學生人數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但在中國的美國學生人數在2012-2013年下降了3.2%,達到14413人。 相比之下,在2013-2014年間,到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的人數卻猛增了16.5%,超過27.4萬人。 對美國學生來說,中國惡劣的環(huán)境污染是一大擔憂。另一個擔憂就是在中國的就業(yè)機會。 報道說,隨著在中國的跨國公司越來越多地雇傭在海外留學后回國工作的本地人,對能講中文的老外的需求大不如前了。 在中國的一名25歲的美國大學畢業(yè)生維斯格伯對路透社說:“我來中國時想著自己能學中文,然后找一個高薪工作。但很快我就意識到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兒。許多中國人說的英語跟我一樣好,而中文又是他們的母語。” 海外學習機構稱,現在美國學生即便去中國,他們也越來越多地展開短期旅行,而且旅游成分多于語言學習。 報道稱,與10年前出現的中文學習熱相比,現在美國學生對中文的熱情大減。 究其原因,美國的一家專門面對中國的海外學習項目的資深負責人約翰·湯姆森認為,歸根結底還是錢說了算,現在學中文不劃算了。 他說:“你自動退出就業(yè)市場好幾年,去學習一門難度極大語言,而且最終又不能確保你能得到好的回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16金融考研:跨專業(yè)考研難度及院校選擇
·2016考研:留守本專業(yè)的幾個好處
·立夏來臨:給2016考研增添一點兒小清新
·匆匆那年:我的考研歷程
·75%北大中國學碩士新生來自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