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26個城市的排行榜,平均工資最高的城市僅為最低的1.68倍,但房價等其他生活消費水平卻相差數倍之多 翟海軍 東方IC 日前,一招聘會上的標語顯示了當前大學生擇業地選擇上的矛盾。安心 日前,網友根據國家統計部門發布的數字,將全國部分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2011年城鎮非私營職工年平均工資“排排隊”,在上榜的26個城市中,廣州以57473元名列榜首,名列“榜眼”和“探花”的分別是北京和南京,杭州和上海位列第四、五名。 按照就業逐利性,榜單理當是大學生就業熱門城市的排行榜。然而,據記者了解,當前許多年輕人并不把工資水平作為選擇就業地的唯一標準。在這張排行榜上的26個城市中,平均工資最高城市的僅為最低的1.68倍,但房價等其他生活消費水平卻差數倍之多。 今年畢業季進入尾聲,記者觀察,工資、房價、生活水平、發展空間組成的綜合收入“性價比”成為青年人擇業的新標準,選擇工資相對合適但生活成本不高的城市就業正成為潮流。 房價最高的上海,一年平均工資只能買到2.2平方米的住房;北京工資水平僅比銀川高14%,但房價和消費水平卻相差數倍。 一線城市“買張床”,二線城市可“買衛生間” “不是說一線城市就不好,也不是說二線城市就一定好,收入‘性價比’最高才是最合適的。”會計師李瑞如是對記者說。李瑞目前在北京郊區順義的一家商貿物流公司工作,她發現這里的工資水平與北京市區相差并不大,各方面的社會保障標準全市也基本相同。順義“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市區有的文娛場所,餐飲名店這里大多都有。但這里的房價只有市區的一半不到,且不堵車,從家里坐幾站公交就可以到公司,菜價也比市區便宜許多,生活和工作狀態也比市區“寧靜”。 “在這里落戶也比市區相對容易,我的孩子以后也有北京戶口,可以在這里參加高考(),北京市區居民的福利基本都能享受到。進城也不過一個半小時左右。”李瑞已經在順義貸款買了房子,她坦言,自己在市區工作的同學們,一個月的工資基本都用來支付高昂的房租,所剩無幾,更不要說存錢買房了。 據統計,8月上半月北京市一手房成交均價為20713元每平方米,而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3517元每平方米,天津8月30日新建商品房成交均價為11579元每平方米。若以當地城鎮非私營職工一年平均工資來計算,在房價最高的上海,一年平均工資只能買到2.2平方米的住房,在北京可以買到2.7平方米,而在天津則可以買到3.64平方米,但到了中西部省份,以蘭州為例,則可以買到5.18平方米,而到了地縣級城市,這個比例則更高。同樣掙得當地的平均工資,在沿海一線城市一年只能買到“一張床”,在二線城市往往可以買到“一個衛生間”。 李瑞剛到北京時曾驚訝地發現,同樣一個崗位,北京的工資和省會城市或者地級市的工資相差不過兩三成,甚至幾乎沒多少差別,但是自己的開支卻可以相差數倍之多。北京的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56061元,而西部城市銀川則為49098元,北京的工資水平僅比銀川高14%,但房價和消費水平卻相差數倍之多。 而在地方省份,省會城市的工資也并不比全省水平高太多,以安徽省為例,全省的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工資為40640元,而省會合肥則為45442元,省會工資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但省會城市的房價和房租,卻比地縣級城市高出遠不止11%。 整個企業系統各地的工資標準幾乎是一樣的。但是同是樓下的一碗牛肉面,北京暴漲到如今的28元,而地方僅11元。 二線城市隱形福利好,一線城市連幼兒園都“傷不起” 在一家大型企業集團北京總部做計算機工程師的王宏斌給記者看了自己的工資條,應發數額為3800多元,拿到手的2600元,加上年底的少許年終獎和過節補貼,一年不過4萬多元收入。但是,他所就職的整個企業系統,各地的工資標準幾乎是一樣的。“各地的房價物價卻是天壤之別,這份工資在外地可能就是高收入,在北京卻是低收入。”而地方下屬企業因為從事實體經營,現金流更為充裕,職工獎金也就更高。 據記者了解,這在不少集團性企業是常見情況。 “我是工程師,有學歷有職稱,每天加班加點,在北京到手才不到3000元,下面廠子的普通工人,有的能拿到七八千元,人家當地房價不過四五千元/平方米。”王宏斌覺得很委屈。 而在北京,工作成本更高,王宏斌告訴記者,自己經常要加班加點趕著寫程序,晚上九十點下班是經常的事兒,這時候公交很少,地鐵也停運了,只能打黑車回家。“出租車都不愿意去郊區。”但打黑車的費用卻無法報銷得自己掏腰包。 午餐也是一項居高不下的開支,樓下面館一碗牛肉面的價格,從兩年前的12元,暴漲到如今的28元,但有一次他去地方出差,中午和地方的同事去樓下吃飯,發現同樣一碗面的價格竟然只需11元,“肉還比總部樓下的多”。 更讓王宏斌倍感“不公”的是,同為一個系統,地方企業的職工在宿舍、醫療、子女就學方面的隱形福利遠遠好于北京總部,這也為地方職工省去了大筆開支。“比如說地方的子公司很多都解決宿舍,還幫著小孩上幼兒園,在北京,這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王宏斌每次從小區旁邊的幼兒園經過,腦袋就大了“一圈”,“一個月4000多元還限名額。”他說。 “現在我考慮去地方企業掛職。”王宏斌如此打算著。 買房首付款在一線城市遙不可及的時候,二線城市干了幾年就存夠了。以后還打算再買下一套房子,休閑下來可靠房租生活。 一線城市難圓“房奴夢”,二線城市卻可擺脫工資“奴隸命” 幾乎差別不大的工資標準,不同城市,卻意味著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在一家大型商貿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紀先生告訴記者,公司實行地方和總部“雙向掛職”的試驗,剛開始,地方職工爭著來總部掛職,總部職工不愿意去地方掛職,但過了一年,這個現象就徹底顛倒過來了。因為全系統工資水平是一樣的,所以去哪兒掛職并無區別。來京掛職的只能擠在總部提供的小招待所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用,而地方住宿寬松,且日常報銷的額度也比總部寬松,出門就能上班,更省卻了擠車之苦。結果,地方職工對去總部掛職噤若寒蟬,而總部的小年輕們,卻都對去地方掛職趨之若鶩。 掛職倒流顯示了一線城市的無奈。 紀先生還發現,公司二線城市的職工愛考公務員(),而北京、上海等地則鮮有因此跳槽者。“在地方,公務員可能是高收入群體,在北京,收入并不高。” 當買房首付款在王宏斌看來遙不可及的時候,自己在廣東某二線城市的同學,干了幾年就存夠了。這位同學告訴王宏斌,自己以后打算慢慢奮斗,爭取以后再買下一套房子,等休閑下來可靠房租生活,自己出去旅游。“老了以后就不用當工資的‘奴隸’了”。可這一切對于王宏斌來說,只是遙不可及的夢。(工人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6個城市排行榜:收入“性價比”成為就業新考量
·職場英語:職場精英必須做到的五件事
·職場健康七大防輻射功效的蔬果讓電腦族吃的健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校企合作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
·2012陜西高校撤銷30個就業率低本專科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