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點,收好資料,關上電腦,去“安徽料理攤”吃一碗熱騰騰的米粉,嚴沁才開始踏上回家的路。 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大半年。再過5個月就要畢業了。能在大單位實習,他很珍惜這個機會。 就業的形勢有點嚴峻。對嚴沁來說,尤其是如此。照片上他插在口袋里的不是右手,而是一只空空的衣袖。 1999年7月6日,星期二,12歲的他隨阿姨去外省作客時不幸遭遇車禍。 等他醒來,已經永遠失去了右臂,男孩的淚水如洪水般泄出。 在床上休養四個月后,嚴沁出院了。“媽媽,我要用左手寫字了,我沒有右手了……”父母一直擔心他會從此自閉,卻發現他出奇地堅強和樂觀。 “差點死掉了,所以我才要好好活著呀!”憑著這個信念,嚴沁用一年的時間,學會了用左手寫字、騎車、游泳、洗衣服,以及打字。 等他上高中時,生活自理已經完全沒有問題,父母同意了讓他住校獨立生活。 嚴沁選擇了讀文科,并愛上了寫作,后來還當了文學社的社長。 寫寫文章,做文案工作,成了嚴沁對未來的憧憬。 父母考慮的卻是更現實的問題。怕兒子情況特殊,未來不好就業,他們專門找了個畫家教他國畫,想讓他學個一技之長。用爸爸的話說,即便以后真找不到工作,還可以去街頭賣藝。 到高考()時,父母又建議他考藝校,走靠繪畫謀生的道路。 嚴沁很明白現實的殘酷,知道很多正常人都很難找到好工作。不過,他也有自己的堅持,“我很感謝爸爸媽媽為我考慮,但是未來的路是要自己走的。” 最終,嚴沁報考了一所本科院校的廣告專業。 本科四年里,他跑了許多家單位尋找實習機會。面試時,很多考官都會問他:“你真的可以嗎?” “這是不可避免的,我早有心理準備。”嚴沁決定用實際表現來證明自己。 大三時,他去一家公司參加實習面試,公司的老總對他操作電腦的能力表示懷疑。嚴沁二話不說,很快就用鍵盤敲了一篇文章出來,當場鎮住了那位老總。 本科畢業時,因為成績優異,嚴沁被保送到了浙大讀研。 再過5個月,他即將畢業。截至目前,他已經投出了6份簡歷,接受了4次面試。 “其實我最擔心的,就是因為手的問題,最后被單位拒絕。不過情況比我預料的似乎要好些,許多前輩給了我很多真誠的鼓勵。”嚴沁說。 嚴沁所在的畢業班,全班35名同學,不少人已經拿到了offer,有的甚至還不止一個。但他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一份。 “路總是越走越寬的。”嚴沁經常這樣和同學互相打氣。 有人問他,為什么那么有信心? 他笑笑說,他必須自信。有信心,才有奮斗的動力,有努力,才有成功的希望。“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 2013年,他相信一定能用自己的左手接過一份錄用通知書,“留在杭州,努力賺錢,然后把女朋友娶回家。”(錢江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碩士難就業 部分企業招聘悄然降低學歷門檻
·研究生就業難不應簡單歸咎培養模式
·調查稱碩士就業不如本科缺論據 二者去向不同
·研究生求職遭遇寒冬 折射資源人才雙流失危機
·12歲失右臂讀到研究生 嚴沁:擔心求職被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