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院近3年畢業的2000余名學生中,有92%以上都從事了與服務外包相關的工作。根據我們的跟蹤調查,從事該行業的畢業生第一年平均工資達到了每月4000-5000元。”說話的是杭州師范大學杭州國際服務工程學院的耿明峰。在不久前結束的第四屆浙江省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應用大賽上,他率領的隊伍斬獲一等獎。 數據顯示,2013年1-6月,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新增就業40.6萬人,其中大學生就業25.8萬人,同比增長8.40%,占今年大學生畢業總人數的3.7%。 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預測,2015年新增大學生服務外包業就業將達90萬人,解決當年12%的大學生就業。作為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外包業正在成為吸納大學生就業的廣闊“藍海”。 百萬學子投身“藍海” 作為中國首批“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在杭州,像杭州國際服務工程學院這樣對服務外包情有獨鐘的學院還有不少。據統計,截至2013年上半年,我國共有服務外包從業人員469.5萬人,其中大學以上學歷317.1萬人,占總數的67.54%。 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鄭雄偉分析表示,外包服務行業在吸引大學生就業、創業上有很大優勢。“服務外包業一般工作內容相對高端,能夠提供較好的薪資待遇,工作環境也比較好,對大學生就業很有吸引力。”他說。 這片“藍海”的拓展速度有多快?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接包國。有數字則顯示,2009至2012年,服務外包業累計吸納大學生就業218.6萬人,占大學生畢業總人數的8.47%,平均每年增長15.09%,是大學生畢業年均增速的4倍。 政策助力拓“藍海” 在研究者看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迅速發展,是與中央至地方政府的扶持分不開的。 財政部數據顯示,自2007年起,中央財政設立承接國際外包業務發展專項資金,7年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并撥付專項資金達31.5億元,其中支持企業人才培訓22.52億元,補貼服務外包企業新錄用大學以上學歷的員工培訓達51萬人次。 當然,大學生進入服務外包大軍,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企業需要的是能馬上融入外包項目團隊,獨立承擔實際外包項目任務的人。”在國際軟件測試認證委員會中國分會專家崔啟亮看來,眼高手低、學不能致用,是現在大學生就業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遨游“藍海”還需提升核心競爭力 當然,對于有心的大學生而言,服務外包并不只是一份工作。 “這是一個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學生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成為熟悉國際化行業規則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在崔啟亮看來,短期內獲得職業提升機會、學習和培養國際化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都是大學畢業生進入服務外包業能獲得的最大機會。另一些學生從就業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從四處“拉活兒”到吸引千萬風投,成都大學生周海濤用了兩年時間。從剛開始國外軟件外包項目網上80美元一個的“小活兒”,到與歐美企業建立聯系、遠程數據庫維護,歐美軟件外包的大門逐漸向他的團隊打開。 (人民日報海外版)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朱清時:最不擔心的是南科大首屆學生就業問題
·服務外包:吸納大學生就業的“藍海”
·華科研究生棄高薪建求職網站 日點擊達180萬
·山東一技校辦“大學生回爐班” 授實用就業技術
·醫學生就業兩頭“撂荒”:畢業就轉行、鄉村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