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教育O2O等概念在BAT的強勢介入下,局越做越大,有人說現在的在線教育像團購網站興起時的百團大戰。不過,BAT布局在線教育和團購網站有本質的不同,即團購網站投資后要有現金回報,而在線教育投資追求的是數據不是現金回報,通過在線教育收集人類學習的數據,為發展人工智能鋪路。 人工智能來自于人類學習數據的挖掘 過去的十年,人工智能已然成為多個國家的科技戰略,咱們國家在人工智能雖取得不小成績,可人工智能被人們廣為熟知則是百度聘請吳恩達擔任首席科學家。對于吳恩達,估計網友們都已經被科普,筆者就不再贅述,不過其作為在線教育平臺Coursera的聯合創始人和谷歌大腦之父的經歷值得關注。 我們說在線教育的發展下一步可能是O2O也可能是硬件設備,可從吳恩達主持百度大腦來看,在線教育的下一步最大可能是人工智能。從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學科起,到目前為止雖然也發展到人工神經網絡,可與人腦相比,人工智能并沒有完全實現人類大腦的智能,據生物學家丹尼爾·博爾介紹,人類大腦有850億個神經元處于半混沌狀態,每時每刻都處在臨時選擇的狀態,如果要模擬人類大腦的運行就相當于850億個微型服務器處于開機狀態。這種機械地模擬人腦是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根據現在的技術,只能通過模擬人腦處理數據的方式來最大化呈現人腦,因此人工智能會涉及心理學、生物學、數學、社會學、經濟學甚至哲學等多個學科。 雖然BAT通過各種方式收集到人們交流、找尋的數據,可這些數據只是大腦某一個領域的重復,并沒有深度涉及人腦思考的數據,如利用百度搜索1萬個人的搜索需求一致或差異不大,那么這些數據就是重復數據,也難怪李彥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看到,每天產生的很多數據基本都是沒價值的數據。現在傳統產業在數據上仍然沒有優勢,互聯網公司目前在數據上也沒有優勢。百度在技術上已經有多年積累,在我們看來,技術已經充分準備好了,可真正想要的數據現在還沒有搜集上來。” 而吳恩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在Coursera創辦的第一年所收集到的數據就比人類五千年教育史上采集到的綜合還要多。根據這些數據,可以深度挖掘出不同國家和地區學生的學習內容、習慣,并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進行個性化內容的推送。” 由此我們可知,人類的學習會產生及心理、行為習慣、思考、情感等人類多種數據,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原材料”,所以BAT通過卡位在線教育,并不像投資視頻、團購網站那樣只是多一個營收渠道,他們是在下一步影響人類未來生活、學習的大棋。 BAT人工智能的方向 網友可能要疑惑了,預計到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700億元,難道BAT們不眼紅?1700億元的規模不算小,可人工智能一個細分市場如工業機器人,2015年中國產業規模有望超過萬億,更不用提應用更為廣泛的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領域。在線教育市場與人工智能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如果說BAT為了芝麻丟了西瓜,我們真是在罵人了! 通過BAT的現有布局來看,百度的人工智能方向是生活應用;阿里是向商務應用方面發展;騰訊可能是娛樂(游戲)應用方向。 現在百度已經和萬科實現合作,百度的大數據分析及云計算技術將為商業地產提供智能化升級的解決方案,顧客可以在手機上查詢萬科廣場周邊交通是否擁堵、停車場還有多少空位等等。 阿里則是爆出與中國郵政集團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基于阿里的電商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和中國郵政的社區服務店、三農服務站、村郵站等網點資源,雙方將助力中國三四線城市網購業務和農產品進城發展業務。 騰訊最近則是推出智能早教機器人“小小Q”,通過連接Android手機的小小Q APP,可以播放兒歌、故事、國學、詩歌、英語等內容,也可以實現語音對講,發送聲光效果。 當然,教育O2O作為三家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將成為各家的核心業務!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教師誤用直尺扔學生致其眼盲 犯故意傷害罪獲刑
·評論:女“狀元”增多是應試化加劇的結果
·固廢智能分類回收箱走進廣州校園(圖)
·評論:“狀元情結”是教育績效主義之果
·評論:一個人的合影與一群人的狂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