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26日,由北京畢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國家級教育信息化試點院校西安歐亞學院聯合舉辦、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作工作委員會協辦的“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研討會暨2014年北京畢博用戶會”在世界文化之都陜西西安召開,西安歐亞學院劉瑾副校長以及北京畢博公司CEO陳永紅先生出席本次會議并致辭。 此次會議不僅有來自國內81所院校和機構的近200位教學主管領導、教育技術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專家、一線教師交流各自學校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教學方法改革的措施和經驗,還有以來自臺灣逢甲大學為代表的國際高校專家介紹國際高校十年來開展教學信息化的措施、經驗和成果,會議現場氣氛熱烈,參會代表就如何應對高等教育挑戰、展示最新技術、探討教學模式改革與教學質量提升的經驗與方法展開熱烈討論和分享。 會議開始,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國內著名教育技術專家余勝泉教授以“技術何以革新教育”做了主題報告,余教授首先從理論的高度分析了信息技術發展對認知科學所帶來的變化,進而對教育所產生的影響,從而導致了教育方法的改變,接著提到教育現代化的核心特征是教育信息化,并表示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將會產生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西安歐亞學院校長助理兼教務處長李正先生就“信息技術與教學業務深度融合的探索與實踐”做分享。李處長在發言中指出西安歐亞學院從戰略的高度規劃教育信息化,以服務于學校跨躍式發展的戰略,采用混合式學習方法,構建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業務平臺,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全新的教學方法,不僅關注教學的終結性評價,更關注形成性評價。同時,學校還建立“卓越教學中心”對老師的培訓和交流,網絡教學平臺的用戶應用率從2006年的4.6% 發展到2013年的85%的大幅提升。 臺灣逢甲大學圖書館館長、資訊工程學系林志敏教授就“逢甲大學網絡輔助教學的應用經驗分享與MOOC實踐”做主題報告,詳細介紹了學校的平臺發展過程和課程應用狀況及基于BB的核心精熟課程建設,并指出Bb不僅應用于教學內容的傳遞,更強調師生、生生的互動,并進行學習行為分析,基于過程性評價的教學預警信息管理,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逢甲大學基于Bb的Building Block還進行了大量定制化開發,以滿足學校的個性化應用需求。 會議期間,來自北京大學的王肖群老師、北京工商大學(招生辦)的李海生副處長、陜西師范大學的張寶輝院長、中山大學的黃海老師分享了各校在應用推廣政策和措施方面的經驗;來自中山大學的王哲主任、暨南大學()的孫立老師、首都師范大學(招生辦)的李玉華老師、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的穆俊鵬主任、浙江工商大學的陳緣科長、西安歐亞學院的李篤峰老師等介紹了課程建設和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案例。在BBBDN技術分論壇上,來自北京畢博公司的產品、技術專家和北京大學楊公義老師、浙江工商學院陳緣科長分別就Blackboard新產品新功能以、BBDN開發、Bb平臺維護、日常開發和管理經驗做分享和交流。 最后,北京畢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陳永紅先生就 “國內外高校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總結與分享”作了專題報告和會議總結,陳永紅先生從高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學過程出發,提出教學信息化必須回歸教育本質,通過回顧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發展過程以及大量國內外網絡輔助教學的案例對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三個階段進行介紹和分析,并闡述教學設計對推進教學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案例征集頒獎”和2014年北京畢博 “優秀管理員”頒獎活動,表彰了在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案例評選中表現出色的個人和學校,以及為Blackboard平臺在校內推廣和應用做出突出貢獻的各位管理員老師。其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招生辦)的、北京財貿職業學院、西安歐亞學院、海南醫學院、廣東金融學院等學校的老師分別榮獲優秀案例征集評選表彰;來自北京工商大學的陳緣老師、首都醫科大學(招生辦)的董秀蕾老師、南京審計學院的高銀花老師、東北師范大學的付希金老師以及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趙立霞老師也榮獲2014年北京畢博“優秀管理員”稱號。 此次會議為各高校領導和教師搭建了一個教學方法改革研討、交流、共享的溝通平臺,對于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北京畢博公司也將繼續努力加強對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提供技術支持,不斷推動教育教學觀念的革新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更好的服務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教育史上的今天]2003年7部委治理教育亂收費
·大學校長的“開學激勵”:戒驕戒躁 爭做“創一
·教育部:3至5年實現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化
·女大學生遇害悲劇觸動中國社會完善“開學第一
·名師校長都流動,教育均衡“動真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