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選拔人才,只唯“985”“211”? 編輯部: 近日,有讀者向本報記者反映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015年湖南省選調生選拔工作相關要求》于3月12日發布,有不少畢業生注意到,長沙市、益陽市要求考生必須是“全國‘985’‘211’高校全日制應屆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株洲市、湘潭市、張家界市、婁底市、常德市、懷化市、永州市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要求報考部分崗位的考生必須是“全國‘985’‘211’高校全日制應屆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湖南14個市州,僅有衡陽市、岳陽市、邵陽市、郴州市敞開大門,沒有局限于“985”“211”高校。 “非‘985’‘211’高校畢業生就業時遭歧視的現象日益普遍,極大阻礙了就業機會公平的實現?!比珖舜蟠?、湘潭大學教授羅和安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表示,“以校取人”的做法是典型的身份歧視,不僅是對學生身份的歧視,也是對學校身份的歧視。 我國《就業促進法》第3條第一款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的權利;第26條則明確要求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時,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規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一切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當下,選調生選拔明文規定只要“985”“211”高校畢業生,這種對身份的歧視有悖于全面深化改革,有悖于社會公平。 非“211”高校畢業生周文想考回常德市,在看完選調生報名要求后,“心涼了大半截”。周文在校期間成績優異,連續兩年獲得獎學金,并擔任學生會干部,綜合素質較高。他很不服氣:“憑啥只‘985’‘211’高校畢業生才能報考?” 2013年4月,教育部明確要求,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嚴禁發布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招聘信息。2014年11月,教育部表示,今后更多國家重大項目將會在支持范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 但是,此次湖南省選調生選拔“反其道而行之”。 數據統計,我國有2000多所普通高校,“985”“211”高校僅有112所,如果把考生限定在112所高校內,就等于把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排除在外。“985”“211”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固然較好,但不等于其他高校沒有優秀畢業生。 以湘潭大學為例,這所非“211”大學培養的人才中已有3人成為院士。但是按照上述湖南10個市州的特殊政策,湘潭大學畢業生將沒有機會報考選調生。 “選調生是黨組織部門的后備干部,將非‘985’‘211’高校畢業生擋在門外,其結果是阻礙了很多優秀的非‘985’‘211’高校畢業生進入黨政領導干部隊伍。”一位株洲籍畢業生家長王女士說,“這違背了選人用人擇優錄取的原則。” 記者認為,用人單位廣開才路,不僅會為所有高校畢業生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還可以選拔到更好、更多的優秀人才。 “唯學校論”是荒謬的,是不公平的?!白屓巳硕加谐砷L成才、脫穎而出的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苯衲晔侨嫔罨母锏年P鍵之年,我們希望看到,用人單位不設身份壁壘,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本報記者 唐湘岳
(光明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北大校友捐款逾20億居首
·上海交大與美國頂尖學府合作求解 “錢學森之問
·中國睡眠障礙人群日益龐大 心理問題成首因
·選拔人才,只唯“985”“211”?
·教育部發文:高校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審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