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交大與美國頂尖學府合作求解 “錢學森之問” 中新社上海3月21日電 (記者 許婧)加州理工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兩所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母校,因加州理工校長21日獲頒上海交大榮譽博士學位,有了新交集。 33位諾貝爾獎得主、連續四年蟬聯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世界大學排行榜榜首,加州理工新任校長托馬斯·羅森鮑姆眼中的大學,“不但是培養和磨礪思想的場所,更孕育著改變世界的發現。” “在加州理工學院,探尋新方向的嘗試無處不在”,托馬斯緩慢而清晰地舉例:從研制世界最小的植入式醫學裝置,到主持建造世界最大的望遠鏡以助行星探測器沖出日球層;從發明夸克概念,發現類星體,開創分子生物學領域,到揭秘地球內部結構,發起太陽系外文明搜尋,“若能招攬到獨具創見的英才,并提供一切皆有可能的環境,則創新和探索將永無止境。” “要突出重點,確立具有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潛力的領域和相對的弱勢領域,一個生動的事例便是新興跨學科中心的紛紛建立”,托馬斯說,新形勢要求大學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環境,大膽追求新觀念。 1891年,加州理工還只是一所訓練小學畢業生操作機器和工具的小型職業學院,時至今日,學院已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知名科學家,且從未停止培養新秀,它為中國就培養了錢學森、錢偉長、周培源、談家楨等大師。 錢學森臨終前曾問道:“我們的學校為什么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他還曾說,“我們要向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學習它的科學創新精神。我們中國學生到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的,回國以后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學習過的人都受它創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創新不行。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 如今,錢學森的兩個母校已經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深入切磋,擬通過交大致遠榮譽計劃合作探索,共同培養能夠改變未來的人才。或許再過不久,亦或經年累月,錢學森所期望的那種科學的創新精神,便能在上海交大乃至中國高校中得以擴散。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當日為這種創新添加了前綴“顛覆性”,“只有顛覆式創新,才能引領這個不斷加速的時代”,張杰希望所有的交大人不斷打破思維慣性,讓創新融入血脈,讓創意改變世界的未來。 兩位大學的掌舵者似乎志向一致,張杰同樣認為創新的前提是“加強基礎研究”和“營造創新環境”。 “(顛覆性創新)將是一個漫長但美好的旅程”,托馬斯聳聳肩,笑著告訴中新社記者。 (中國新聞網 許婧)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北大校友捐款逾20億居首
·上海交大與美國頂尖學府合作求解 “錢學森之問
·中國睡眠障礙人群日益龐大 心理問題成首因
·選拔人才,只唯“985”“211”?
·教育部發文:高校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審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