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小學、初中已經免費,但很多家長還是愿意一年花費十萬元至二十幾萬元,讓孩子進國際化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讀書。各地的國際學校普遍炙手可熱,一位難求。很多家長希望了解國際學校火爆背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這些學校與普通學校究竟有何區別。 教育方式受家長歡迎 采訪中,很多選擇國際學校的家長告訴記者:“希望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尊重孩子個性,不讓他們的靈性被機械的考試磨滅,長大后能夠與國際接軌,做個視野開闊的人。”這些家長多是60后、70后事業有成的白領、金領,本身都經歷過高考(精品課),是當年千軍萬馬或獨木橋激烈競爭的勝利者。 前不久,在某國際學校的招生考試現場,45歲的李先生送孩子來考試。他告訴記者,他不愿意讓孩子苦讀十幾年,就是為了一場考試。李先生說,很多國內大學生有知識、沒文化,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都不行,而國外的孩子陽光、對世界充滿好奇、待人彬彬有禮,兩相對比,他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據了解,讓孩子在幼兒園、小學就進國際學校,家長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將來出國。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武漢體育學院原院長孫義良接受組織調查
·26省聯考全國卷適應考試元旦開考
·北電今年減招52人 中國戲曲學院錄音專業停招1年
·新SAT2016年3月在美國開考 第一次考試成績重要
·國際學校收費十幾萬一位難求 家長熱情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