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開生面的“第一考” 2012年6月19日,1307名高中生在全國8個考點參加了一場特別的考試,他們拿到的第一道題,竟是用7分鐘時間準確寫出1到300這些數字。另外一道題是一位老師手拿一塊紙板,上面寫著10個詞語,要考生在40秒鐘之后,將這些詞語默寫出來。 這就是南科大“去籌轉正”后的首次“自主招生考試”。這次招生也受到全國媒體的高度關注。 7月16日,備受矚目的南科大2012年招生工作結束,校方公布招生結果:南科大以平均超出一本分數線69.475分的高標準成功錄取了188名考生。其中,廣東省40人,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各招20人,河南21人,山東27人,擴招8人。 南科大這次招生采取的是獨特的“基于高考(微博)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即高考成績占60%,高中階段的平時學業成績占10%,南科大自行組織的能力測試占30%,最終構成考生的綜合成績。 “南科大教改實驗的目標就是把高考一次定終身的制度廢除掉。”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坦言。 近日,由于圓滿完成了2012年的本科招生工作,心情大好的朱校長不僅向從全國各地趕來打聽消息的記者宣布了這一喜訊,還就本次招生工作和學校未來的發展有問必答地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我們的宗旨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對于這次的“能力測試”,朱清時介紹說,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重在測試學生“在高考中無法展現的記憶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洞察力”四項綜合能力。“南科大是以‘努力回答錢學森之問’為目標建立的學校,主要是想培養有高度創新能力的人才,所以這些題中沒有一道需要利用高中階段的課堂知識來解答,純粹考天賦與能力。”朱清時補充道。 在回答記者“有人質疑復試的題目很容易,有點像智力測試題或者奧賽”的問題時,朱清時回答道:“這次復試的題目,只有6人得滿分,90分以上526人,優秀率40.7%。還有得零分的。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跟高考區分,復試不再考高中階段知識掌握情況,而是按照學校培養目標,考學生四種能力。考生往往就是在不起眼的問題上,容易顯示真實水平。” 朱清時多次強調,南科大的招生一定“要向農村和一些非重點中學的學生傾斜”。緣何這樣做?朱清時告訴記者,中國的高校農村學生越來越少,他在60年代上大學時,班上60%—70%都是農村學生,而如今一些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降到10%甚至更低,“很多學生無法享受到重點中學優質的教育資源,但他們有很高的天賦能力,通常情況下這種學生就被埋沒了。我們立志要改變這種情況”。 為了吸引到更多的農村和非重點高中的學生,南科大此次還準備了豐富的獎學金。然而,由于招生時間緊,宣傳不夠,此次南科大錄取的新生中農村學生的比例只有15%,朱清時表示:“明年會做足準備。一定要讓更多的農村學生能夠進入南科大學習。” 朱清時還向記者透露,今年擴招的8名學生,盡管他們的高考和復試成績略微偏低,但是他們平時成績和綜合素質都非常好,這樣的學生也可以說是有特殊才能的,所以南科大降低了錄取標準。 此前,南科大校方曾表示,招生中若遇到“偏才”、“怪才”,可降至二本錄取線。對此,朱清時表示,由于此次招生比較晚,宣傳力度不夠,并沒有碰到特別突出的偏才、怪才。“但我們毫無疑問會爭取招收一些少年學生,因為原生態的學生是最有創新能力的。”朱清時補充道。他透露,這次招收的188名新生中,就有一名來自山東的14歲學生王宇宸,他是188名學生中年齡最小的。朱清時說:“我們的宗旨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探索培養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學生。對于年紀小的孩子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這種方法也正是我們南科大想探索的。” “讓學生學到真本事” “南科大最重要的出發點,就是讓學生學到真本事!”談到課程改革,朱清時表示,“中國高校改革中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就是課程改革,舊的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往往導致學生四年沒有學到什么真本事,南科大的教改方案就是一定要做好課程設置,搞好教學大綱。” 按照這樣的目標,去年南科大為第一批“教改實驗班”的45名學生設置了頗多“含金量高”的課程,不僅有常規的數理化和英語(論壇)教學等基礎課,還安排了如社會學導論,經濟學導論,中國古典文學引論等這樣的素質教育課程。 朱清時認為,去年一年,南科大的教改實驗班還是相當成功的,其中有相當多的學生在世界上任何一所優秀大學都算得上優秀學生,但也有一些經驗需要總結。朱清時告訴記者,去年學生的課程偏重。學校開設了適量的必修課和很多選修課,希望學生憑興趣選修。但學生們往往所有選修課都上,造成負擔過重。今年南科大的教學大綱、課程設置將更為精準,學生負擔會小一些,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和閱讀、自學,讓學生能得到更健全的發展。 “我們一定會堅持創新和改革” 創新和改革,仍然是朱清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得最多的話題。朱清時回答問題的語速雖然緩慢,但他思維清晰,每一句話都顯露出他鮮明的個性和對改革的信心。他說,改革創新是深圳的靈魂,當然也是南科大的靈魂。如果不改革創新,南科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對深圳也就失去了價值。他信誓旦旦地說:“我們一定會堅持創新和改革!” 朱清時告訴記者:“‘轉正’后,我們希望能夠探索出對國家更有推廣價值的教學模式。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我始終認為是中國高校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這需要長時間才能走完。這種模式一旦成功,就會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招生產生重大影響,使我們的高考錄取與國際接軌。” 記者問:“南科大提出要‘一步到位建設成一流大學’,但有學者認為這不符合教育規律。您怎么看?” 朱清時說,確實,“一步到位”這個提法是有爭議的。但在全世界范圍內,“一步到位”成功辦學的先例有很多,比如港科大籌備5年,招生、開辦后,很快就成為亞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此外還有美國的卡耐基·梅隆大學、韓國的浦項科技大學、沙特阿拉伯正在建的國王科技大學,也是一步到位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朱清時比喻說:“教育沒有單一的模式,教育應該像百花園中的各種草木,讓各種模式平等生長。這樣教育才能辦好。當然,在中國要辦成一所研究型大學困難很大。但是建成一所這樣的大學對培養高度創新能力人才至關重要。我們有必要這樣做,也正嘗試這樣做。我們正在‘一步到位’做很多事情。比如在很短時間內‘去籌轉正’、一步到位進入到國內一流大學的招生行列,我們的教師隊伍就是一步到位按照一流大學的標準建成的,我們正在一步到位走好每一步,我們充滿信心。南科大顧問委員會對我們高度評價和鼓勵,認為南科大現有的教師隊伍,不比港科大建校之初差。我們在‘一步到位’做好每項工作,要全部走完,才敢說是一流大學。對此我充滿信心。” 在記者尖銳地提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說南科大辦失敗了”的問題時,朱清時坦誠地說,如果南科大辦成一所跟中國2300所大學一樣的、毫無特色的千校一面的大學,那就是失敗的。 記者問,您的五年校長任期差不多過半了,做到什么程度您就可以“解甲歸田”?朱校長回答說:“南科大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我的一切考慮和決定都是以如何讓南科大更好地發展為基礎,目前,南科大正在蓬勃向上地發展,我還未考慮兩年后的事情。” 朱清時最后說,這次招生是圓滿成功的,接下來我們會抓緊時間給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寫一份總結報告,如果它們接受了我們的圓滿成功,這種嘗試我們會繼續下去。總之一點,南科大的靈魂就是創新、改革,否則就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 (本報深圳7月20日電 本報記者 易運文 本報通訊員 杜 艷)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南科大校長就“轉正”后首次自主招生答記者問
·報告稱農家子弟獲得自主招生機會低于平均水平
·2013全國高校自主招生夏令營8月將在北京舉行
·東北大學高考出分后自主招生方案出臺
·新京報:高校自主招生應給農村生更多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