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林馥盛 通訊員李鎮興))“小財政”辦出“大教育”。屢獲高考(微博)佳績的潮陽區今年又傳喜訊:再次刷新“大面積”、“高含金量”的戰績,總上線人數首次突破萬人大關、囊括全市8個學科中的7個學科單科第一名,1位考生獲市文科總分第一名、7位考生進入市文理總分前十名。這份令人歡欣鼓舞的答卷充分體現了潮陽區委、區政府堅持優先辦教育、全社會辦教育、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正確理念。 面對人口眾多、經濟底子薄弱的區情,潮陽區委、區政府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地位,舉全區之力大辦教育。在區級財政較為困難的條件下,每年拿出占區本級一般預算收入近60%的財政資金投入教育。為全面推進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近年來,該區確立“政府帶動、盤活資源、創新體制、多方投入、擴大規模、示范引領、和諧發展”的發展思路,優化布局,健全機制,強化規劃,通過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以潮陽一中等4所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為龍頭,充分發掘金堡中學、潮師高級中學等7所優質學校的辦學潛力,進一步優化普通高中布點規劃,初步形成了“示范引領、優質帶動、公辦與民辦齊頭并進”的辦學格局。同時,適時調整發展思路,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積極爭取銀信部門的支持,向中行汕頭分行貸款1億元,成功啟動建設潮陽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做到高中教育與中職教育兩手抓、雙發展。 多渠道的投入,使潮陽區普通高中辦學容量得到不斷增加。如,重點加大對潮陽一中等8所生源充足的優質普通高中學校的資金投入,共擴征地近300畝,投入建設資金1.5億元,擴建校舍11.5萬平方米,擴增學位9500個,盡最大努力滿足社會對優質高中學位的需求。區還投入職教中心建設資金2.2億元,建筑面積近8.82萬平方米。 在調動區鎮村三級辦學積極性的同時,社會各界捐資興學熱情也充分迸發。區委、區政府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破解教育發展制約瓶頸的重大舉措,積極實施教育“反哺工程”,在此感召下,不少熱心的鄉賢慷慨解囊,發揚愛家鄉、重教育的優良傳統,紛紛捐資建校,形成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雙軌發展的格局。據不完全統計,設區以來社會各界捐資達2.34億元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金浦街道民營企業家鄭開德先生獨資捐建的金堡中學,共投入1.3億元,校園占地160多畝,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 潮陽區教育部門近年來致力于不斷提升辦學質量。記者了解到,該區高考成績不斷取得突破靠的是建立了一套效率至上、針對性強、實效顯著的教研科研機制,從備考重心下移、結對幫扶,到強強聯手、引領推動,再到互聯學校、互聯科組,全區教育系統形成了凝心聚力、團結合作、資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從而提升全區教育整體實力。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考市場下“物聯網”等新興專業成熱門
·汕頭潮陽今年高考上線人數首破萬人
·2012廣東高考7月6日起高校開始錄取
·青海2012高考英語口試開考 死記硬背現象嚴重
·湖北十堰男孩高考成績不理想 離家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