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期待:落實素質教育也要給教師減負=== 教育“三個解放”:我國突破教育瓶頸的關鍵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黨和國家、社會的期盼。教育的發展為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為社會素質的提高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教育還不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并且,教育的問題和弊端仍然很明顯。應試教育帶來的高分低能現象、學生的壓力過重現象、教師和學校的浮躁現象仍然很嚴重。解放學生、解放教師、解放學校是擺在當前教育界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我國突破教育瓶頸的關鍵。 教師期待:考核重期待多,教師糾結如何減負? 在一些老師看來,搞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并不是簡單的選擇,是多種壓力下的糾結所在。記者在遼寧、上海等地發現,學期末的全區統考和各種學業水平測評,仍然把老師牢牢綁在應試教育的戰車上。 上海虹口區一位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告訴記者,學校每月開展質量監控,區里每學期都舉行多校聯考,雖然不公布排名,但是校長們都知道,對老師評職稱、升遷很重要,誰也不敢放松。“在隱形考核下,很多老師搞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抓應試教育扎扎實實,這是一種無奈選擇。” “雖然取消了小升初考試,但對老師的考核壓力并沒有減輕多少。”沈陽一位小學老師告訴記者,學校每次期末考試后都要在教師中公布各班主要學科平均分,分數和老師的獎金、評優評先掛鉤。 “解放”是對教師最好的尊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一種“科學的也是藝術的創造”,培養的是對“人類文明繼承和發展的能力”。教育不是考試的機器,不是升學的奴隸,也不是謀取名利的階梯;它將個體從蒙昧中解放出來,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的自由。 以此來衡量,我們在對老師心懷感恩和敬意的同時,也有必要審視當下教育的種種不盡如人意——它正在偏離其本質,成為高考指揮棒和分數考評之下,僵化機械的工具。 ===網友熱議:教育如何從高考指揮棒下解放出來?=== [函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當前迫切需要把教育從應試和高考指揮棒下解放出來,解放學生、解放教師、解放學校。只有這樣,學生、教師、學校才能按素質教育的要求去學習、去教學、去管理,真正提高教育質量。一要更新教育觀念。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有創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才。 [股市無底] 為了體現公平,高考還是要考,多少就高考的內容,方式應該體現全面發展!不是唯成績論,比如什么小升初就搞什么奧數,應該廢除,主要應該是注重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創新思維!特別是老師要做真正的表率,現在的老師素質怎么培養出學生好的素質? [林間牧歌]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在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上得起學,保障他們平等接受教育、平等發展的權利,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沉默@是金] 教師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中華民族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早在戰國時代,荀子就有“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的至理名言。我多次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能夠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長期以來,廣大教師勤勤懇懇、無私奉獻,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祖國和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風吹雨過意濃] 要采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判斷,鼓勵創新思維、激勵個人興趣。 各階段教育都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合理設置課程和課程標準,切實解決課程和作業偏多、偏深、偏難問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讓學生有更多時間鍛煉身體、參加社會活動、發展個人興趣愛好。在保證公平公正這個根本前提下,全面考核學生的學業水平和整體素質,并讓學生有多次選擇機會,克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外地生在京12年無法高考 自稱努力裝成不在乎
·云南地震災區高考英語聽力考試獲準延期
·1952年新中國首次高考:報紙發榜昭示公平
·高招錄取“幕后故事”:方言險攪了孫錄取
·“北京人大學”呼呼有價值的高考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