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最近又有一些奧運冠軍免試就讀名牌大學或者保送讀研,這個話題再次引起熱議。 奧運冠軍上名牌大學不但沒有門檻,而且各個高校都在搶,可以說奧運冠軍想上哪所大學,選什么專業什么時候上課基本都可以商量的。到目前為止我國倫敦奧運會冠軍和北京奧運會冠軍金牌獲得者基本都進入了名校,比如清華大學(招生辦)就招收了倫敦奧運會首金的獲得者易思玲,北京大學也招收了擊劍冠軍雷聲等將近十名奧運冠軍,浙江大學就把泳壇明星孫楊招收到學校里,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有人說,奧運冠軍免試就讀于名校是教育界和體育界的雙贏,記者在采訪中也聽到有教育部官員作出類似表達。很多奧運冠軍進入大學,獲得了大學深造的機會。名校把奧運冠軍作為形象大使擴大自己的影響,當然在各個級別體育比賽中奧運冠軍也可以為各自的大學爭光。 如果說奧運金牌是進入高校的敲門磚,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奧運冠軍為國了爭光,在訓練比賽中也付出了很多,給他們一個高等教育的機會也是一種補償。但是現在一些奧運冠軍進入高校就做兩件事,一個是報到,一個是寫一篇畢業論文,中間是不是上課,怎么上課,基本是不關注的。如果這樣的話對于十年寒窗苦讀的其他普通大學生就不太公平,因為他本身既浪費了一些寶貴的教育資源,同時也在高校里面引起一些負面的影響。 如何才能把奧運冠軍就讀于名校真正的成為教育界和體育界的雙贏?實際上不應該把高校作為奧運冠軍的歸屬,或者說是對奧運冠軍鍍金的地方,應該能夠成為奧運冠軍的搖籃,現在的話我們經常提到的體教結合的模式,現在清華大學也在進行這種方面的探索,比如他們把培養跳水、射擊的奧運冠軍納入了教育體系。 記者在采訪體育局有關官員時對方也提到,在高校里奧運冠軍將在今后是一個培養方向,他們利用高校的一些天然的優勢,與體育部門相結合,成為奧運冠軍的搖籃,這時候才是奧運冠軍進入大學或者接受高等教育成為體育界和教育界共贏的一個結果。(中廣網北京9月24日消息/記者黃光輝) (中國廣播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14歲女孩兒高考603分 不愿被稱作神童
·2013年江蘇招飛工作啟動 女生可報名
·2013空軍招飛已啟動 在京初選時間為12月15日
·3900余新生軍訓拉練“夜奔”18.6公里
·奧運冠軍就讀名校:低門檻引發教育公平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