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導報10月19日訊(記者 張韓豐 實習生 林淑冰 文/圖)一頭齊耳短發,一副無框眼鏡,背著斜挎書包。乍一看,她跟普通新生沒什么區別,實際上,她的來頭可不小。這位來自廈門的女同學,名叫吳藝暉,是漳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2級新生。她已經擁有廈門大學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文憑。“二戰高考()的初衷,是為了取得執業醫師證。”吳藝暉說。 為了圓夢 轉行讀碩 拿不到證 二度高考 吳藝暉生于醫學世家,父親是中醫針灸醫師。小時候,她對醫學卻不“感冒”,1999年,她從廈門大學本科畢業,進入廈門一家保險公司工作。 有一次,兩個腦癱兒童患者在父親的銀針下奇跡般好轉,這事對吳藝暉影響頗大,她毅然辭職,隨父學醫。 沒有行醫資格,讓她犯愁了。為了圓夢,她決定報考廈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但研究生畢業后,吳藝暉發現自己依然沒法取得執業醫師證。按照有關規定,要想獲得從醫資格,就得接受3至5年的全日制醫學專業教育。思考再三,吳藝暉決定二戰高考。 別人的異樣眼光沒有動搖吳藝暉的決心,因為“父親自始至終都支持我”。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學生鬧退學”后續:學生情緒基本穩定
·18歲退學青年弒母 疑因父母不讓其外出打工
·變味的獎勵:高考第一名獎住總統套房
·廈大女碩士回爐讀衛校 只為繼承父親中醫藥事業
·評論:對“被學霸”的清華女生不必過于非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