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作為部委負責人列席兩會也被記者圍住,康永恒和葛劍雄的意見也被拋給了他。 記者:會不會有中央統籌的推動? 袁貴仁:不會。 答案簡單干脆,而說"不會"的原因,跟康永恒和葛劍雄希望"會"的理由一樣,都是"各地情況不同"。 袁貴仁:因為各省市區情況不同,它們是因地制宜,考慮了種種因素。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認為,按照"由各地自行制定方案"的精神,地方政府很容易選擇設置門檻。 葛劍雄:比如廣州、上海,政府要對當地居民負責,就不會把當地的資源用到外來人口中,所以就存在問題了。所以現在必定要提出一個準入的標準,比如北京,如果現在開始所有外地人都能來高考,北京也受不了。而且這也不公平,有能力的可以來,沒有能力的又怎么辦呢?我們說的公正是機會公正。 葛劍雄特別提醒,異地高考首要解決的是隨遷子女的教育和升學便利,而不是全面放開。 葛劍雄:異地高考最早的目標是給在異地上學的人解決不方便,并不是全面開放的問題。大家的目標要實事求是,一步步來,合理是相對的,各方面利益都要兼顧,外來人口的權益要保證,本地人的權益也要保證。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考數學:應該回歸課本還是多做題?
·高考語文沖刺:承前啟后 蓄勢待飛
·一心一意學英語 知識積累很重要
·四川:見義勇為被評烈士 子女高考可加20分
·學者稱異地高考問題根源非地方 不該叫地方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