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聯盟自主招生考試今天舉行。(圖片來源于網絡) 自主招生考試頻現潮題折射高校掐尖理念。(圖片來源于網絡)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劉軼琳3月16日報道:“請你出一道題把我難住,前提是你知道答案。”這是一高校自主招生面試時,考官向考生出的一道題。有考生面對如此考題,腦里子只有一個字“蒙”。據說,有聰明的考生就會反問考官:“你知道我爺爺叫什么名字嗎?” 從新學期開學以來,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如火如荼舉行。今天,“華約”、“北約”和“卓越聯盟”三大自主招生聯盟自主錄取選拔考試都在同一時間開考,一場名副其實的“掐尖戰”正式打響。不過,對于媒體報道經常提及的“掐尖戰”一詞,一些高校并不希望聽到這樣的形容。申城一高校招生辦主任面對記者說,“自主招生不是爭奪戰,是人才選拔戰。” 不管稱為什么戰,自主招生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去年,復旦大學一道“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誰大”的試題,吸引了大眾的目光。今年,媒體又曝出“潮題”西游記里有多少個妖怪?細心的網友會發現,近兩年自主招生考試中出現的“潮題”越來越多。人為什么鼻孔朝下長?你幸福么?如果你是市長,如何治理擁堵…… 一高校文科教授考官說,“很多上海的學生一回答問題,就看出來他們是進過培訓班的。每回答一個問題,他總會看考官的反應,生怕回答得不對。”考官坦言,其實很多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考生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經歷和個性輕松作答。考官稱那種總希望能找到標準答案的學生,在考試中拿不到好成績。高校更希望選拔有個性,有主見,具備發散性及批判性思維的學生。 等待考生步出考場,不少記者上前詢問,“有沒有什么印象特別深刻的題目,或者比較有創意或有意思的題目。”其中一位女生笑著說:“媒體就是關注新奇特的題目。”這位女生還是告訴記者說,自主考試的題目的確比在學校的考試要活絡,要求平時積累更多些,參加培訓班貌似效果不大。 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丁光宏說,八年來復旦開展自主招生改革,給社會上傳遞了一個很好的信息,即打破唯分數論。“原來的高考()唯分數,差一分就不行,低一分就不能錄取。復旦每年都有高分的,800分但沒有被錄取。八年前,如果一個高分考生沒有錄取,低分的反而錄取了,那簡直是開玩笑的事。” 今年自主招生的一個特點就是個性化的“潮題”更多,題目活絡,形式上也遠異于高考。這樣的試題,書本難覓,但需對社會、經濟、歷史在認知上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有專家指出,自主招生的題目其實代表了學校的某種精神,這些題目沒有標準答案。打破標準答案的束縛之后,考的正是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就其答案我們可以丈量考試的思想規模。 (東方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自招考試頻現怪題:北京霧鎖車迷路 求下聯
·李克強談高考經歷:在田頭鋤地時得到高考消息
·異地高考改革望出臺統一方案
·自招:用北大高考狀元編笑話本身就是個笑話
·江蘇小高考順利結束 35732名考生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