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高考狀元”這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似乎暗示著了那些頂著光環的學子們從此會過上一種“不平凡”的生活。成為狀元真的等于成功嗎? 一尊手捧元寶,打扮成狀元模樣的真人版不倒翁現身北京前門步行街,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來源:中新網 “高考()狀元”這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似乎暗示著了那些頂著光環的學子們從此會過上一種“不平凡”的生活。但冷眼旁觀的我們也許從未設想過,當年 那個順風順水的時刻過后,這些“天之驕子”面對的將是怎樣的挑戰:也許是恐為“鳳尾”的低谷心態,也許是永遠對自己要求甚嚴的“看不見的壓力”,也許對大學生活的種種不適應....。. 真正走進高考狀元的內心世界,就會發現,當他們面對大學生活和職場考驗時,內心的焦慮不比我們更少。人們總是慣于艷羨他人光鮮的一面,卻忘記了,一次偶然的成功落幕后,醞釀著的,往往是另一場考驗的開端。 “糾結”狀元:總覺得自己“混得一般” 陳濤(化名)畢業于北大法學院,就讀于山西省某市的一所省重點高中,2000年,他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北大法學院法學專業。畢業后留京,在某律師事務所任職,經過近10年的奮斗,如今已經擔任事務所的二級合伙人。 陳濤從高中起就是學校和老師眼中的“重點培養對象”。99年高考,盡管分數已經壓住北大線,但志愿填報的不理想,讓他與心目中的最高學府失之交臂。經過努力,第二年,陳濤成功終于可以填報心目中理想的專業和大學,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還成了全省的“文科狀元”。 “其實在我那一年,學校并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陳濤坦陳,當年學校除了他之外,還出了一位理科狀元,但不知為什么,那一年的宣傳攻勢不如去年來得迅猛。不過,他還是拿到了一筆夢寐以求的獎學金。 出身農村的陳濤,為自己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善家境,減輕學業上的負擔,小小地欣慰了一把?!按_實沒想那么多,就覺得當個狀元就能改善自己的條件,挺開心的。” 不過,當他終于邁進北京大學這所最高學府的門檻,才發現,人生的另一種考驗正在逐漸開始?!霸诖髮W,你會發現,對人才的評價標準,完全與高中不同?!标悵诘谋贝蠓▽W院“群英薈萃”,120多人中有8位省級狀元,市級狀元更是比比皆是。 陳濤漸漸意識到,他曾經引以為豪的聰明、好學、勤奮等優秀品質,并不是在大學里立足的唯一要件,甚至,成績這個玩意兒,在大學的評價體系中變得不再重要。 “不屬于能說會道的那一種”“不好表現”是陳濤為自己貼上的標簽。作為文科生,本性內向的他深深感受到,潛藏的壓力與自卑感正在慢慢圍繞他的生活。想在學業上有所成就,但“即使想拿獎學金、想保研,你都會覺得太難了。” 臥虎藏龍的北大,有的同學善于社交,有的同學聰明程度讓人震驚....。.而背負著學業及生活費用負擔的陳濤,一邊努力學習,一邊進行著勤工儉學。 他一直在夾縫中苦苦尋找自己的定位?!昂髞淼故沁m應了,因為你有了自己的小圈子,也愿意跟熟識的同學講話,很自在?!钡缃荒芰Φ摹皢栴}”和天 生內向的性格,讓陳濤糾結至今即,即使在外人看來,如今的他,已經相當成熟穩健,但談話中,大學時期的存留的焦慮感似乎又在上升。 他說,如果再讀一遍大學,最大的愿望是好好學英語。因為“在實際應用中太重要”。當年的自己,既沒意識到重要性,也沒下定決心克服那些屬于他的 “問題”。陳濤甚至把英語形容成他后來職業生涯中“無形的天花板”。對于從事律師職業的人而言,需要與人打交道的場合實在太多了,英語水平不夠高,會直接 影響工作的進行。 對于大學四年的回憶,陳濤的口氣是輕描淡寫的,但談著談著,他會自嘲般地苦笑。“尤其是最后一年,曠課變多了?!彼πφf:“我的成績想保研是不行的,要考研()都差得很多。還是想先工作吧。” 畢業那年,陳濤還是憑著出色的能力簽約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并為其效力至今??此粕罘€定的他,卻戲稱自己屬于“混得不好”的那一群?!拔覀冞@樣的人算是不上不下?!卑嗌嫌形粊碜詵|北某省的狀元進了上海的一家銀行,在他看來“混得相對好”。 “狀元”這個稱號,在他的人生中已經逐漸淡出?!皼]什么人提起的,除了偶爾在一些社交場合,其實有時候他們提起來(自己)還會覺得尷尬,心里想著,別人會不會因此嘲笑你是書呆子呢?好像只會讀書,不會別的。”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68歲奶奶餐館洗盤子為孫兒掙大學學費
·孟非寄語高考落榜生:當臨時工也有出頭日
·聊城高招會130余所高校5萬考生及家長參加
·高考狀元的悲喜人生:總覺得自己混得一般
·14歲少年得632高分 武漢高考達人分享成長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