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轉眼又到開學季,各大高校的學生陸續回校準備開始新學期的生活,而2013屆的高考考生也將打包好自己的行李,收拾好自己那顆在“后高考時代”被玩散了的心。 圖/東方IC 轉眼又到開學季,各大高校的學生陸續回校準備開始新學期的生活,而2013屆的高考()考生也將打包好自己的行李,收拾好自己那顆在“后高考時代”被玩散了的心,邁向期待很久的大學校門,開始嶄新的大學生活。 羊城晚報記者 林世寧 實習生 范哲 大一新生: 想體驗一把“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 王健蓮是一名被暨南大學()錄取的大一新生,她坦言自己的后高考時期過得比較輕松,“出去旅旅游,在家上上網,平時和同學們聚聚會,去打工體驗了一下生活。我很期待我的大學生活,現在也已經開始了解學院里的社團情況了。另外,我也很想體驗一把‘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大學生活。” 很多高考后的學生對于大學都懷有這樣的期待:對課程充滿了期待,但更想體驗大學不同于高中的社團生活和輕松的氛圍。 而已經熟悉了大學生活的師兄師姐們則告誡新生:這種理想和現實通常是有很大差距的,“往往到了大學就放松自己,玩樂的時間越來越多,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 一直擔任暨南大學大一新生輔導工作的蘇老師告訴記者,大一新生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剛入學的時候學習熱情很高,班上提問很積極,但是隨著大學生活的不斷豐富,學生的狀態會出現下滑,大一的下半學期是學生們普遍產生松懈的時期。 過來人: “后高考時代”一不小心就陷入“頹廢時代” 于帆是來自北京的一名中山大學三年級學生,他告訴記者,自己高考過后荒廢得非常嚴重。“記得高考完的那天,我把書包放回了家,然后整整一個月,家人都沒有再見過我,一直和哥們在網吧打游戲。其實我高考的成績很不錯,上了大學之后一下子放松下來,再加上專業是調劑的沒什么興趣,翹課很嚴重,期末也掛了科。我現在有出國的打算,但學托福的過程很艱難。” 其實像于帆這樣荒廢地度過大一生活的學生并不在少數,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在課堂上難尋蹤跡,僅靠復習周的突擊,最終得到一個勉強過得去的成績。“新生們剛從緊張的高三生活中脫離出來,這種狀態是可以理解的。但放松要有個尺度,后高考時期可以用來充下電,看幾本書,打一份工,去考個駕照,哪怕堅持每天背十個單詞,你都會發現對考四六級是非常好的幫助。”蘇老師說。 心水建議 少逛淘寶少追劇 正在準備司法考試的大四學生彭艷芳告訴記者,最近她和同學們都因為司法考試忙得焦頭爛額。“如果大一時能把刷、逛淘寶的時間用來尋找努力方向,現在就不至于這么狼狽了。剛入學的時候我對法律特別有熱情,每天都去圖書館,可惜后面沒能堅持下來,另外大學生在比較寬松的環境里容易養成辦事拖沓的壞習慣,能明天做的事情絕不今天做。培養自制力很重要。” 彭艷芳提醒師弟師妹們,大一是基礎課程學習的一年,不會涉及太多的專業知識,接觸知識的范圍很廣,新生在這一年主要適應大學生活,慢慢找到努力方向,做好后面的規劃。“如果不是對專業非常感興趣,我并不建議新生在剛入大學就成為學霸,大一不是高四,死讀書是不可取的。還有很多同學抱怨調劑專業后沒有了學習動力,但是興趣都是慢慢挖掘出來的,堅持下去總會有收獲。” 學有余力再入社團 今年擔任學院學生會主席的大三學生唐銘陽建議新生:至少要參加一個社團活動,學會在社團活動中鍛煉自己,但前提是要在社團和學業中找到平衡。“我身邊的很多學生干部整天忙于學生工作,反而沒有時間顧及學業。我想告訴新生:無論將來的你在社團里擔任多高的職位,都要記住你在成為學生干部之前,首先是個學生,學有余力很重要。” 與人相處學會控制情緒 雖然不少同學在高中也住校,但是高中的住校生活和大學有很大不同。大學的環境使得同學們選擇不同的生活和作息方式,有的同學喜歡通宵打游戲,有的同學卻習慣在寢室里安靜看書。在狹小的宿舍里怎樣相處,成為大學新生的一門必修課。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的輔導員透露,一年下來會有不少同學遞交換寢室的申請書。“自我意識強、不懂得忍讓是現在大學生的通病。宿舍是大家朝夕相處的地方,卻往往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爭執。同學應該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學會控制情緒,這對寢室的和諧乃至今后走上社會的為人處世都是有好處的。” 抽出半小時鍛煉身體 現在的學生體能太差,近年來大學生體能下降猝死的新聞也不斷出現,蘇老師對此尤其擔憂,“學生們每天都在宿舍里上網,周末也不外出活動,上學期的800米體能測試后,班上有不少女生都感冒咳嗽了很長時間。”他建議在校大學生每天抽出半小時來鍛煉一下,以增強體質。 (羊城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后高考時代”一不小心就陷入“頹廢時代”
·男子賣名校指標要價四萬五 稱“局里有人”(圖
·杜絕高考加分作假 電子學籍年內聯網
·大學錄取通知書丟失 被父親同事撿到送還
·高考隨份子成規則 大學通知單變紅色罰款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