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學校甚至提前一年就明令禁止高三學生參與籃球、足球等運動,僅有的活動課大多數人選擇在班級自習,反倒是那為數不多出去運動的學生成了另類。高考來臨,該出去運動運動嗎? 跑步有利于考生放松身心。 羽毛球等小球項目,也是考生高考()前用來放松的不錯選擇。 6月高考季已經進入倒計時。高考是殘酷的,是一場腦力、體力相結合的比拼。考生緊張,家長、學校更緊張,每到這個階段,校門口停滿了接送的車輛,家長們不舍得孩子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任何高考以外的地方。有些學校甚至提前一年就明令禁止高三學生參與籃球、足球等運動,僅有的活動課大多數人選擇在班級自習,反倒是那為數不多出去運動的學生成了另類。高考來臨,該出去運動運動嗎? 適量運動有助提高學習成績 讓我們先來看一則研究:英國的一家研究機構跟蹤調查了4755名“90”后學生,考察他們在11歲、13歲和16歲時的英語、數學和自然科學等學科成績。結果發現,孩子平均的運動量與學習成績明顯相關。男孩11歲時每天運動時間增加17分鐘,女孩增加12分鐘,能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如果堅持每天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育鍛煉,他們的學習成績可提高一個等級,比如從“C”到“B”,其中,體育鍛煉對提高女孩的自然科學成績尤為明顯。 備考期間堅持鍛煉好處多 體育運動可以為備戰考生帶來諸多的好處,它是最好的“能量補充劑”和“心理解壓閥”。臨近高考的考生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持續的高壓狀態使部分考生會出現容易疲勞、情緒低落、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問題,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趨向于下坡走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考生將會在焦慮中處于一種低效率的學習狀態,甚至會進一步惡化。 大量實驗研究表明體育運動過程中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物質。這些被稱為“腦內嗎啡”的物質將會給個體帶來愉快和輕松的感覺,會為考生的排憂解壓、恢復良好的注意力和集中力起到關鍵作用。不僅如此,在體育運動過程中,還會產生很多其他被稱為“快樂因子”的物質,比如一種叫LHD-2的物質,它是一種“血管清潔劑”,能有效清潔血管壁上的附著物,保持血管彈性,確保大腦充滿活力。此外,體育運動過程中,汗水的揮灑伴隨著骨骼肌的收縮,急促的呼吸伴隨著心肺系統的加強,定期適量的體育運動對考生的體能、精神狀態以及意志力的鍛煉都有積極作用。最重要的是,隨著身體機能的加強,精神狀態的漸佳,會促進考生形成高效、專注、持久的學習狀態,并且考生的記憶力、意志力都會有明顯的改善。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福建:實施省屬高校面向農村專項招生工作
·2014年高考考前如何化解焦慮
·軍校生和國防生在湖南招生計劃下達
·高考來臨 該出去運動運動嗎?
·今年北京高考考生入場須持身份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