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年參加高考,14年屢敗屢戰,阜新67歲“爺爺考生”今年考出了自己最低的144分。 姓名:康連喜 就讀學校:社會考生 高考()成績:144分(理) 座右銘:熱愛科學,生活簡樸,一直考下去。 14年參加高考,14年屢敗屢戰,阜新67歲“爺爺考生”今年考出了自己最低的144分。 昨晚,記者在阜新市海州區韓家店鎮西瓦村康連喜家,同他一起通過電話查詢了他的高考成績:語文42,數學46,英語21,綜合45,總分144,聽力9。 “去書攤淘書了。”康連喜見到記者連忙解釋說,“今天我在學生們的賣書攤耽誤了時間,可我收獲挺大的。” 康連喜車筐內的布兜裝滿了教輔書和雜志刊物,他說,這幾天他在逛高三畢業生的賣書攤,“他們都認識我。有的說知道我還會高考,準備把用過的書給我送家去,還有的孩子看我要買書還要白給,可我拒絕了,這可不行,不能不給錢。” 他說,這些年高考下來,自己挺知足,高考讓他找到了自我,感到了價值,“高中生們見到我,都說我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對他們的勉勵。” 今年已經是康連喜連續第14年高考,“最好成績是2009年的303分,當時被阜新一個專科院校錄取了,可我不喜歡那個專業,沒去。”康連喜說,“今年我考砸了,不是我沒努力,而是兩天考試都遇上大雨,渾身沒干的,凍得直打寒戰,手哆嗦得根本不聽使喚。” “今年連志愿都不報了。”康連喜說,他要從現在就開始復習,明年爭取拿一個最高分,“要是高考政策不變,身體允許的話,我會一直考到考不動為止。我現在最大的想法就是下下工夫,好好考考,爭取2015年考出最高成績。”(記者 王潔) (華商晨報 王潔)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怎樣堵住高考替考的漏洞
·南京高考本二以上文化類達線9940人 創歷史新高
·遼寧高考144分“爺爺考生”明年繼續備考
·評論:“金榜題名”不是過度消費的理由
·重奪高考狀元不是一個好的勵志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