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務院4日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這一被稱為恢復高考后最全面、最系統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將怎樣改變中國教育的面貌和人才成長的軌跡? 2014年6月8日下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學考點的考生們走出校門。CFP 圖片來自微言教育 國務院4日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一被稱為恢復高考()后最全面、最系統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將怎樣改變中國教育的面貌和人才成長的軌跡?教育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為改革方案定下基調——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定位:保持現行制度 解決突出問題 記者:這次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總體定位和目標任務是什么? 答:改革的總體定位是,促進公平、科學選才。恢復高考以來的30多年來,我國考試招生制度不斷改進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這一制度總體上符合我國國情,權威性、公平性社會認可,但也存在一些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主要是唯分數論影響學生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區域、城鄉入學機會存在差距,中小學擇?,F象較為突出,加分造假、違規招生現象時有發生。因此,這次改革在保持現行考試招生制度穩定的基礎上,著力解決突出問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更好地科學選拔各類人才,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 改革的目標是: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 改革的五大主要任務:一是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進一步促進機會公平。二是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更好地引導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三是改革招生錄取機制,規范考試加分、自主招生,改進錄取方式,拓寬多種形式學習通道。四是改革監督管理機制,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五是在少數省(市)開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公平:區域、城鄉長效保障 記者:如何縮小區域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差距? 答: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國區域間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存在差距。自2007年以來,國家采取多項措施,努力縮小這一差距。這次改革主要采取3項舉措,進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一是綜合考慮生源數量及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狀況等因素,完善國家招生計劃編制辦法,督促高校嚴格執行招生計劃。二是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在東部地區高校安排專門招生名額面向中西部地區招生。三是部屬高校要公開招生名額分配原則和辦法,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通過以上舉措,力爭到2017年,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至4個百分點以內。 記者:如何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機會? 答:由于城鄉基礎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多種因素,農村學生考上重點高校的比例相對較低。這次改革主要采取兩項傾斜政策:一是繼續實施國家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由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這項計劃2012年開始實施,當年安排1萬名,2013年擴大到3萬名,2014年擴大到5萬名,覆蓋22個省(區、市)的832個貧困縣。二是部屬高校、省屬重點高校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額,專門招收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優秀農村學生。通過以上舉措,力爭到2017年使貧困地區農村學生進入重點高校人數明顯增加,并形成保障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 選材:科學、規范、真實可信 記者:如何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答: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檢驗學生學習程度、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避免嚴重偏科的一項制度設計,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這次改革的重點,是在近年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考試的規范性、安全性、科學性和公信力。一是學業水平考試范圍覆蓋國家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必修課程,避免嚴重偏科。二是學業水平考試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按國家課程標準和考試要求統一組織實施,確??荚嚢踩行?、成績真實可信。三是要求各地合理安排課程進度和考試時間,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科目參加兩次考試的機會。2014年,教育部將出臺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指導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此次改革將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級的方式呈現。除了進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科目以外,其他學科達到了國家規定的基本教學要求,考試合格即可。其次,記錄高校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可以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根據高校的要求自主選擇。最后,每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 分類:報高職可不參加高考 記者:如何實行高職院校分類考試? 答:這次改革提出了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的措施。一是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與普通高校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為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多樣化入學形式。二是中職學校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參加文化基礎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測試;普通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三是學生也可參加統一高考進入高職院校。2015年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占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為主渠道。 評分:擴大統一高考 為加分做減法 記者:如何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 答:為更好地滿足高校招生選才的需要,《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4項措施:一是科學設計命題內容,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改進評分方式,加強評卷管理,完善成績報告。三是提升命題能力,加強國家教育考試機構、國家題庫和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四是提高命題質量,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保證國家教育考試的正確導向性和社會公信力。 記者:對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有何舉措? 答: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實行考試加分政策,一類是補償性的,一類是鼓勵性的。但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加分項目過多、分值過大特別是資格造假等問題。這次改革主要采取3項措施。一是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確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項目,應合理設置加分分值。二是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并報教育部備案,原則上只適用于本省(區、市)所屬高校在本?。▍^、市)招生。三是加強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嚴格認定程序,做好公開公示,強化監督管理。2014年底,教育部將出臺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 錄?。褐鸩饺∠浫∨?/STRONG> 記者:如何進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 答:自主招生的初衷是為了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偏才怪才”。這次改革提出了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自主招生的措施。一是申請學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達到相應要求,接受報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試點高校合理確定考核內容,不得采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三是規范并公開自主招生辦法、考核程序和錄取結果。四是嚴格控制自主招生規模。五是從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 記者:高校招生錄取方式將有哪些變化? 答:高校招生錄取方式的變化主要有:一是高校要將涉及考試招生的相關事項,包括標準、條件和程序等內容,在招生章程中詳細列明并提前向社會公布。二是加強學校招生委員會建設,在制定學校招生計劃、確定招生政策和規則、決定招生重大事項等方面充分發揮招生委員會作用。三是高??赏ㄟ^聘請社會監督員巡視學校測試、錄取現場等方式,對招生工作實施第三方監督。四是建立考試錄取申訴機制,及時回應處理各種問題。五是建立招生問責制,2015年起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對錄取結果負責。六是推行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方式。七是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八是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 試點:不分文理科 滬浙先試行 記者: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主要試什么? 答:高考綜合改革涉及考試科目和高校招生錄取機制的調整,重點進行兩方面的探索:一是改革考試科目設置??忌偝煽冇山y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二是改革招生錄取機制。探索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按照統籌規劃、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選擇在條件比較成熟的上海市、浙江省開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兩地分別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從2014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試點省(市)的其他在校高中生和沒有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省份的高中生,仍實行現行高考辦法。(本報記者 晉浩天 姚曉丹) (光明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揭秘高考改革方案出臺歷程:2010年方案被擱置
·解讀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高考改革全面啟動
·人民時評:高考改革需要寬容
·劉利民:鼓勵為學生提供每科兩次考試機會
·我國將全面實行“陽光招生” 逐步減少特長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