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容的老家在合川的小沔。小學、初中,胡容的成績一直保持在中上,但讓她至今覺得遺憾的是,她沒能修完高中學業。胡容的寶寶現在半歲大,但她的讀書愿望卻越發的強烈。 面對未來25歲的胡容滿懷憧憬。 重慶晨報記者 胡杰 攝 合川城區南津街上的一家藥房里,喜歡閱讀的營業員胡容已然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除了每天的《重慶晨報》,以及介紹中藥相關知識的書籍外,一本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也是她閑暇時的必讀書本。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本英語教材背后寄托著的,是她一個尚未實現的夢…… 學歷成為發展的絆腳石 白色高領毛衣,淡咖色絨外套,齊背長發,今年25歲的胡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安靜。 胡容的老家在合川的小沔。小學、初中,胡容的成績一直保持在中上,但讓她至今覺得遺憾的是,她沒能修完高中學業。 胡容清晰地記得,高二輟學發生在2006年。那一年,她的父母在江西包了個磚廠,她被叫去幫忙打雜工,負責切磚機的開關電閘,以免發生危險和故障。她說自己與其他工人一樣也是干活,唯一的區別是:沒有工資。 2007年,胡容回到重慶,在沙坪壩區烈士墓的一家火鍋館當起了服務員。但她體會到,在工作干得出色希望得到晉升時,學歷都會成為限制她發展的絆腳石。 想找回學籍參加高考() 去年,胡容與小伙子湯春勇結婚,寶寶現在半歲大,但她的讀書愿望卻越發的強烈。其中一個原因是,她的親妹妹目前在合川中學高二就讀。“我看過妹妹的教材,以英語為例,總體變動不大,只是當年我們以課本為主,現在她們以教輔材料為主。”胡容認為,只要肯花時間,應該能跟得上妹妹的進度。“我想要文憑,我想要高考,我想讀大學。”胡容說起這句獨白時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 “你的家人支持你的這個決定么?”面對晨報記者的問題,胡蓉說,母親還是跟以前差不多的態度,認為掙錢是最終目標,現在既然能掙錢,為啥還要回到學校,學習之后再出來掙錢,走一條冤枉路。“但我有過的工作經歷告訴我,掙錢并非唯一,懂得學習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充實。而且我有信心能一邊讀書,一邊掙到供我讀書的錢,更何況我老公也比較支持我,說哪怕只讀書不掙錢,他也會做我的堅強后盾。” 胡蓉說,她算過,要花時間學習高二、高三沒學過的新課,要復習已經遺忘的高一知識,還要花時間做沖刺復習,這些工作要完成,能趕上參加2016年的高考,已經很不錯了。 如今,胡容準備按區教委工作人員的建議,下月抽空回龍市中學查詢自己曾經的學籍檔案,但查到學籍后的下一步,仍是未知數。(記者:盧雨) (重慶晨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新高考改革后 職高生就不用學英語了嗎?
·2015香港大學內地招生啟動 各省不設名額上限
·江西高考改革方案公布 2017年起入學不分文理
·高考失利探索:大部分考生心高但自我要求低
·25歲媽媽欲參加高考 8年前高中未畢業便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