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16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說明》出爐,考試時間為明年3月28日、29日,依舊實行“1A加1分,4A加5分”的高考加分政策。 歷史:內容增多,難度加大(王小梅) 考點刪除部分包括始皇帝的來歷、興中會成立、希臘的城邦制度、德國的分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等;增加部分包括明朝廢丞相、太平天國運動中的西征和北伐等。測試內容的能力要求從“了解”上升為“理解”,主要有全民族團結抗戰、土地革命、梭倫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太學的設立等,這些表述變化直接導致了測試范圍的擴大。 復習建議:測試內容的能力要求從“了解”上升到“理解”的部分,要重點復習;重視結構,把握整體,復習時適當拓展,關注歷史事件的背景、內容、影響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進行遷移知識的訓練,有意識地提供一些短小、典型、鮮活的歷史資料,貫穿在復習過程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政治:新增考點2個,變化考點15個(叢兵) 新增考點全部集中在政治生活中,分別是“我國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刪除的考點是“商品的含義”、“國家的根本屬性”、“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及“聯系的含義”,更加側重考察學生分析能力;變化考點15個,分散在《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三本書中,考點語言表述更加準確和嚴謹,對考生答題要求也更高。 復習建議:關注課本,把握考綱,特別注意新增考點和變化考點;緊扣教材,夯實基礎,形成網絡狀的知識體系;關注熱點問題,要有政治敏感度,認真學習重要會議精神、國家大事、社會熱點等,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易錯易混知識點的訓練,加強主觀題的訓練,規范答題。 地理:新題目多和最新的時政相結合(周健) 考試的具體內容做了一處改動,將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由“了解四季更替現象,解釋四季形成的原因”調整為“說明一年中地球上晝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理解四季的形成”,要求更具體,能力要求略有提高;“典型題示例”大多數進行了更新,新的試題背景材料多與時事熱點相結合。 復習建議:根據要求梳理知識點,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多進行基礎題和中等難度題的訓練;多進行材料題、圖表題的訓練;培養從試題的文字表述和圖表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圖文轉化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注意答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語言表述準確性、科學性;關注生活中的地理,關注時事,學會用地理知識和原理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物理:對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高(張蓓蓓) 物理學科整體平穩,考點基本沒有變化,從試卷結構來說,容易、中檔、較難的試題占比為7:2:1,與以往相似。 復習建議:分三階段復習。第一階段對照考試說明,逐一過關考點,消除盲點,強化重點;第二階段進行專題訓練,針對性復習,提升解題規范和答題技巧;第三階段進行綜合訓練,集其它縣市試題之長,同時嚴格按照小高考(精品課)的時間要求訓練,將平時訓練考場化。三個階段均要立足基礎題,穩答中檔題,搶分較難題,讓保A有根本,得A有前提,沖A有關鍵。 化學:新增內容不多,變動輕微(施銀輝) 由“初步學會常見離子的檢驗”改為“學會常見離子的檢驗”,去掉了初步,提升了對離子檢驗的要求;增加了“了解鈉、鋁、鐵、銅等金屬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一項,加強了對金屬及其化合物用途的考查;增加了對“質量數”含義的考查;增加了對“合成甲醇的反應以及氧化鋁和氨氣的反應”的考察。 復習建議:緊扣考綱,夯實基礎,確保必考點不失分;沖A的考生在確保前面不丟分的情況下,對25、26題強化練習;復習后期,考生可以做一些綜合試卷,一方面檢查知識漏洞,另一方面提高自己對綜合試卷的適應能力。 生物:部分要求降低,總體難度可能增加(楊俊美) 必修1中將“組成生物體的主要化學元素的種類及其重要作用”由B降為A; 必修2中由將原來“受精作用的特點和意義”改為“受精作用的過程”,等級由B降為A,增加了“雜交育種在生產中的作用”,等級為B;必修3中將原來“突觸的結構特點”改成“突觸的結構”,等級由A上升為B。 復習建議:今年生物試題簡單,明年難度可能增加,因此考生思想上要高度重視,科學安排好每天、每周的復習內容;加強針對性訓練,特別關注圖形題的分析和訓練,注意學科知識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注意培養審題、審圖、分析和規范表達等方面的能力訓練。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考過來人分享:高考得高分的秘訣
·新高考后 地理專業師范畢業生“火”了
·內蒙古2016高考加分政策確定 須本人申報
·學科組長談2016年江蘇“小高考”
·陜西: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