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帶手表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
考場引入高科技:多地施行“人臉識別+指紋驗證” 記者了解到,今年高考期間,不少地區還將把高科技引入了考場,用于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 此前教育部下發的通知中特別明確,要結合各地實際,采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采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征、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 而各地目前也分別升級作弊防控系統,其中不少地方采取了“人臉識別+指紋驗證”的入場“雙保險”措施。 例如,為防高考作弊,廣東今年將首次啟用身份識別系統和無線電作弊防控雙系統,并結合金屬探測儀、考場電子監控系統,實現考試管理的現代化。而廣州市則將啟用“人臉識別+指紋驗證”的方法,防范高考舞弊。 同樣,湖北省今年也將開展指紋識別、人臉識別驗證考生試點。該省要求所有考場和考生休息室安裝和有效使用防范無線電通訊作弊的設備;出動無線電監測車對疑似作弊信號進行攔截、干擾,利用高科技手段防范和打擊手機、無線耳機等高科技作弊行為。 嚴查隨身物品:多地嚴禁帶手表入考場 去年高考期間,福建、湖北、安徽等省份紛紛明確,禁止佩戴手表入場,考點統一配置掛鐘。 今年高考,不少地區依然對手表下了“禁令”。如,湖北方面表示,將繼續實行考生入場安檢,為所有考場配備無聲掛鐘,禁止考生攜帶手表等計時器入場。 海南今年也首次明確要求考生不得攜帶鐘表(含手表)、文具盒等物品進入考場。同時,為防止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借上廁所的機會作弊,該省考試局明確要求,各考點要安排專人對洗手間進行手機、書籍等物品的清理。 海南還要求,在考試過程中,如有考生如廁后返回考場,監考員應在視頻監控下用手柄式金屬探測器(聲音設置為震動報警模式)對考生重新進行安檢,確認無違禁物品后,考生方可進場繼續考試。 加大監考力度:有地區增加監考老師專查作弊 除了引入高科技來保障考場紀律,在人力配備上不少地區也做出了調整。 例如,廈門做出規定,今年高考,每間考場的監考老師增加一名,達到三名。而增加的監考老師主要負責考生身份驗證、防范通信工具作弊等工作。 另外,廈門還明確,除了增加監考人員,試卷整理、保管和分發場所必須進行全程、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錄像;同時,必須確保1個攝像頭能夠覆蓋保密室大門和進出通道,并且能夠清晰地拍攝到進入保密室人員的頭像。 鄭州市今年則要求,每考場至少配一女監考員。據悉該市的高考將首次實現“無聲入場”,即考生入場檢查時,以金屬探測器不發出報警聲為合格,因此每個考場的三名監考員中,至少配備一名女監考員,主要負責“無聲入場”檢查。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多省高考改革方案出爐 湖北取消農村獨生女加分
·高考在即 成都中心城區禁止夜間施工
·河南力求真正做到“史上最嚴”高考 維護考試安
·我們為何需要高考“裸考”與“一張卷”
·2016高考在即 聯合行動見效高音喇叭已“閉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