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大走向世界的研發“舵手” 尤肖虎在引領中國的移動通信技術不斷發展與超越的旅程,也是他與移動通信技術共同進步的過程,正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滲透著他的科學精神與執著追求。 1978年,尤肖虎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具有悠久歷史的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1985年開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后留在東南大學無線電系任教。1991年,尤肖虎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成為當時中國高校中最年輕的教授之一。 1992年,尤肖虎進入剛剛成立不久的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從此與中國的移動通信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堅持秉承東南大學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和優良學風,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從基礎理論入手潛心探索、孜孜以求,憑借卓越的科研能力和表現很快就在移動通信領域名聲鵲起。而他極度認真、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讓實驗室的開創者程時昕主任頗為欣賞,后來程主任也愿意甘為人梯,主動推薦年輕的尤肖虎擔任實驗室主任。在談到尤肖虎獲獎的原因時,程主任也特別提到,尤肖虎在實驗室寧靜致遠的學風熏陶下默默耕耘,為他的學術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之后,他在國家級科研平臺上屢創佳績,獲得今天的成果自然是水到渠成。扎實的理論功底與長期的學術積累讓尤肖虎在技術創新研究中游刃有余,對科學的執著追求成為他最喜歡做的事,即使后來身披諸多名號與光環,他仍然認為自己最愿意做的工作還是靜下心來寫論文。正是這種對科學的執著精神,使他在移動通信理論方向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當然,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也有著難以想象的難關,但他堅信,中國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克服各種困難。這股勇于探索、不畏艱難的勁頭也深深地感染了團隊每一個人。1996年8月,在CDMA分系統的調試過程中,有時候長達一兩個月的時間里竟然毫無進展,他耐心地鼓勵大家跨越一個又一個障礙。2001年7月,在3G研發關鍵的網絡化集成過程中遭遇到瓶頸制約時,他在北京信息產業部的一個研究所里,一個多月沒出大門,和科研人員一遍又一遍地檢查技術路徑和癥結所在,最后終于實現了既定目標。正是在科學追求道路上的深厚根基以及基于對移動通信科學發展態勢的準確預測與技術關鍵點的嫻熟把握,使尤肖虎能夠帶領實驗室一步一步走向全國,并帶領著“國家隊”走向世界,從而引領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邁向新的高度。 尤肖虎此次獲獎,是對他20多年科研之路的肯定,同時對于東南大學而言也是一個標志性成果,正如尤肖虎所說,此次獲獎可以證明,東南大學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是能夠攀登高峰的,是能夠為科學技術發展、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在東南大學沈炯副校長看來,此次獲獎也可以證明,有著深厚歷史積淀的東南大學,高峰學科配套齊全,科技人員秉承止于至善的優良傳統與學風,不僅在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方面做得有聲有色,更可以為引領國家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