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為什么不把手機的東西放在云端呢?我們有三個關注,就像老太太一樣,我們有三個關注,這三個不解決你是進不了云計算時代。第一,我的隱私關注,我不希望別人知道我有多少錢,我的安全關注,我放在銀行別人給我拿走了怎么辦?第三,我的方便性關注。我放在銀行我想用的時候怎么辦?所以我們就談真正到云時代我們必須從法律,從技術,甚至包括一些新的社會規范,這里面還有一些道德問題,實際上網絡化社會帶來很多這種問題,都解決,我們將會進入一個新的信息化高度,這就是我們判斷網絡化社會,或者叫做網絡空間,網絡產業第二大特征,就是所有資源的共享型的服務,而且是高效率。 現在很多人說現代服務業比我說的廣,不光是云計算產業,但是也沒有必要把任何一個產業都把自己稱之為現代服務業,凡事用了計算機技術和未來云計算,都可以稱為廣義的數據服務業,純粹是在云計算的概念上產生的,現在社會有很多混淆,我們在課堂都跟學生說的很清楚,如果你是物流產業,不是簡單的倉儲、包裝、出入庫管理,這是傳統物流,現代化物流是在信息支撐下分布式物流。 每一個小區,我們住的小區社區,每一個大學都有小賣部,完全變成一個分布式的倉儲中心,就產生所謂的微物流,學生經常中午要一個漢堡,你給我送過來,誰給你送,但是校園里,就在這個范圍內,就在這個小區,小區就有店,如果那個貨最臨近客戶的東西,配送變成微物流,但是他的配送,你在定這個東西不是臨時把這個東西弄過來,應該有一個統計學的分析,有一個信息的控制,要用信息化手段去管物流,所以我們講這種才叫做現代化物流,才叫做也可以稱之為現代服務業,如果用一些計算機管理、記帳也不是現代化,你用這種復雜信息技術,將來都要走到云的解決方案會有效率的。 主持人:資源還是要集中統一,要符合我們有一個統一分配。 呂廷杰:共享。這個叫做真正的按需服務,叫做滿足你的彈性需要,這就是云時代,這個時代真的是效益非常可觀的,這是第二大特征。 第三大特征,網絡越來越像多元異構化發展,原來信息網絡就是解決人與人打一個電話,人與人的溝通,后來是人跟服務器的通信,無論是用桌面互聯網還是手機,這些ipad這些東西,現在不僅跟人通信,還要跟物通信,有一次我出差開車去開場,我沒有想到馬路上堵那么多車,第二天早上我去蘭州出差,我還想著5點鐘出發半個小時都到機場,沒有想到我鉆胡同,我到機場就沖進安檢,發現馬上登機了,但是這時候車里還有很多東西,我說信息化到今天,我們身邊很多物跟我們相關,可是我們卻對他不可控,不可管,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問題。 我們應該有一些物,物一進來就發現信息非常多元化,非常異構化,今年下半年手機發生一個新的革命,最早手機是一個大哥大,后來變成GSM,后來告訴我們手機能照相,后來說手機能上網,后來說手機能GPS定位,今年將出現一種情景手機,帶各種智能接口的情景手機,把這么多人們期待的,移動互聯網位置型最有價值的,因為位置是一維參數,我更想知道,你什么時候在這兒,跟誰在一起,你在做什么,你在的地方是什么情況,如果有情景手機,我坐在這兒馬上知道外面下雨了,我開到服務,我知道外面多少度,花粉濃度多少,很多商業機會就來了,如果在下雨可能需要買一把雨傘,所有這些東西就是情景性手機將帶來移動互聯網應用的一場革命,這時候發現通信變得更復雜了,跟人跟通信,人跟計算機通信,人跟物通信,跟傳感器通信,這就是異構化特征。這是第三大特征。 第一是網絡社交網絡的特征。第二個是技術引進的云的共享的概念,是高效率的概念。第三個就是異構化的特征。我認為這三大特征都是代表了整個信息產業發展的一種總體趨勢,這種趨勢當然很大程度上豐富我們的生活,但是也會使得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有很多的商業機會,很多企業會有很多商業機會,但是我們也面臨著大量的經濟問題去克服,去解決。所以我們就說,我們郵電大學有幸在這個領域,這個領域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經常在課堂上教的東西落后于社會實踐,各個企業在用的東西,因為這個技術發展太快了,所以我們就要把這方面的特色突出出來,我們大量的案例、前瞻性的技術研究都是我們在努力給學生彌補這個問題。 主持人:您說那三點,人和人,人和物,物與物之間有很多變化,聽著像一個科幻大片,在這樣多的技術變化情況下,我們管理的需求發生變化,對我們未來的管理人才提出哪些挑戰? 呂廷杰:我覺得信息技術發展對管理人才提出兩個方面的挑戰,第一挑戰必須熟悉懂得信息技術,知道拿這些新技術用于管理實踐,你比如說最典型的就是前幾年搞技術挖掘,這實際就是典型的一種信息化的工具,去幫我們做一些管理分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們精細化管理這種水平,這就是你要學會用技術,你說一個管理者不會用這個東西就失去這種機會。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