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一兒童節恰逢周六,按理說家長終于可以放下工作和孩子一起歡度節日。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京城的培訓班卻依然忙碌,不少家長在這個難得的節日與假日最終還是把孩子們送去“加班”。6月1日記者走訪京城六家培訓機構,發現在這里“過節”的孩子不在少數,請假者寥寥。對此,專家表示,拼命讓孩子上培訓班,其實只是培育了孩子的智商,忽視了孩子的情商。 培訓機構六一多數不放假 很少孩子請假過節 6月1日早上8時30分,北京朝陽北路附近的瑞思英語門前,聚集著帶孩子前來上課的家長們。除了部分小學生,英語培訓班中不少是學齡前孩子。一位三歲孩子的家長表示,雖然距離孩子上學還有三年時間,但看到人家同齡的孩子在補課,他也不愿意耽誤自己孩子在培訓班的課程。 記者以家長身份暗訪了新東方旗下“泡泡少兒”教育機構、“巨人學校”及“順天府學”等多家教育機構,各家教育機構總部均表示,由于不是法定節假日,學校沒有針對兒童節下發停課通知。 在北京四中附近的學而思()培訓點,黑板前老師正在用麥克風講解小學二年級的算術題,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在認真聽課。門口的課表上顯示,授課時間為上午10:20-12:20,這意味著上午的時間孩子們基本是在培訓班度過的。 是否會有家長在六一這天選擇給孩子放一天假,或者適當減少一下孩子的學習壓力,暫停一次課外輔導?在記者采訪的6家培訓機構中,幾乎很少有學生請假的情況。亦莊巨人學校分部一位老師介紹,學區針對小學生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書法等,整個周末該分部會有150位學生上課,6月1日僅接到3位同學的請假要求。校方老師稱,“學生落下的課程,可以請老師單約時間補課講重點,但肯定比正常授課時間短。” 學而思培訓點工作人員介紹,雖然六一碰巧周末,培訓機構也考慮到家長、孩子過節的需求,允許請假一次,在一周的時間內可以免費再聽同班型的課。但實際情況是,六一當天幾乎沒有家長為孩子過六一請假的。新概念英語班、數學提高班、作文培訓……記者發現,越是和小學入學、小升初相關的考試科目,孩子們越是每節課必到。由于每次上課課時時長約2到3小時,這些課外培訓機構每節課雖然在40分鐘左右,但通常課間休息10分鐘后,還要連著上3節課。學生周末在教育機構學習一門課程,一次就要花2至3小時。 家長聲音 補課比過節更關鍵 看到孩子們上課辛苦,培訓點一位老師買來冰棍,權當禮物送給上課的孩子們。 兒童節還有必要讓孩子上培訓班?一位在門口等著接孩子的媽媽解釋,“現在經濟條件好,天天跟過節一樣。馬上就期末考試了,這幾次補課很關鍵。”下了課的兒子拎著水壺從培訓班跑出來,第一句話就問:“媽媽,我們一會兒去哪兒玩兒啊?” 三年級的萍萍(化名)還不滿9歲,古箏卻已經彈到了業余9級。六一節當天,她的活動也都和古箏有關。上午是一對一的古箏小班授課,下午兩時多還要參加中國兒童中心的古箏演出。萍萍媽媽私下承認,孩子對練古箏已經有一定厭煩情緒,“每天才練一個小時的古箏,但就這樣孩子還老是鬧,不愛練。” 專家說法 應該給孩子放個假 盡管家長們解釋,在兒童節仍把孩子們塞進培訓班是出于應試考學的無奈之舉,但心理教育專家關欣認為,“中國已經開始和國際教育接軌,家長的教育理念有必要更開闊一些。”關欣說,家長在拼命讓孩子上培訓班的同時,已經忽視了孩子的情商和社會實踐能力。而且僅僅多上一堂培訓課,不足以提高孩子的綜合成績。對于培訓機構六一節不放假的做法,關欣的解釋就是商家逐利“多上課多掙錢”。她為此給培訓機構提出建議,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一年一次的節日,不安排上課,更能體現培訓機構的人文關懷。更有專家表示,把六一當作一個簡單的節日,其實是家長本身情商不夠,更是培訓機構缺少人性化的表現。 (寧波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GRE作文中最容易的出現三大邏輯問題失分點
·600輛車參加海南愛心送考 憑準考證可免費乘坐
·高三學子進考場 高等教育改革要甩掉陳舊包袱
·上千元童裝蘋果萬元以上馬術班 兒童節變“兒童
·女教師患癌與病魔頑強抗爭 稱只要活著就留在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