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請“土專家”指導農耕 年年舉辦“科技廟會” 鄧州送教下鄉惠“三農” 夏風輕拂,麥田飄香。位于豫西南的鄧州市,220萬畝小麥豐收在即。與此同時,又一季秋作物備播工作也緊鑼密鼓地拉開序幕。近日,在該市夏集鄉成人學校,一場科技培訓會正在舉行。 “花生種植要做到‘兩淺’,種子淺種、肥料淺施;秋花生播種30天后,最好用小拖拉機帶石磙軋一遍……”來自南陽市土壤肥料站的“土專家”牛建林一邊抹著汗,一邊向現場200余名農民傳授花生、玉米等秋作物的高產技術。 鄧州是一個有著240余萬畝耕地的農業大市。近年來,該市堅持服務“三農”,以成教興農,培養有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目標,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培訓活動。“國家政策好,農民種田有積極性,但我們缺技術,這是阻礙農業增收、農民致富的一個大問題。”夏集鄉58歲的農民張振超說,“教體局為我們請來的‘土專家’幫我們解決了難題。” “土專家”是土生土長的科技人員,他們長期扎根基層,對當地的氣候、土壤、農作物等情況非常了解,他們的經驗和技術指導適合當地,深受農民歡迎。鄧州市共聘請了12名“土專家”,每年按農時巡回各鄉鎮開展知識講座200余場。 今年53歲的牛建林是鄧州市長期聘請的“土專家”之一,他在農業科研戰線干了30多年。“農村中存在一些很現實的問題,許多能預防的病蟲害依然發生,許多能補救的措施沒有得到運用,許多能高產的技術沒有得到推廣。送教下鄉非常有必要。”牛建林說。 日前記者在鄧州市古城廣場看到,由該市科技局、教體局、科協主辦的第13屆科技活動周正在舉行。來自該市20多個單位共展示版面、宣傳畫100余塊(張),面向農民的各種種植、養殖、加工知識一應俱全。活動現場發放科普宣傳資料1000余份,設立咨詢服務臺8個,提供咨詢2000余人次。這個自2001年起每年5月都舉辦一次的科技活動周,被當地農民親切地稱為“科技廟會”。 (中國教育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中大學生兼職時莫名遭同事猛砍 接連四刀,刀刀見
·不再“眼高手低”但攀比心態猶存——“最
·在“荒島”發現自己——南開學子的“中國
·山東平陰職業教育中心探索“責任教育”進課堂
·張家口機械工業學校:開發教材生產設備進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