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金陵老年大學今年秋季班招生全部結束,學員人數達到10800人。今年招生異常火爆,三天報名,大批老人提前一晚,通宵守候。報名第一天,有老人凌晨5點趕到,也沒報上想學的專業。不少老人感慨,都說孩子入學難,不知老人上個學也這么難。 記者調查發現,老年大學“官辦”現狀如不改變,老人上學困境很難打破。 驚:七旬老人徹夜排隊報名 6月28日,早晨6:20,記者來到南京白下路314號金陵老年大學。一樓大廳,十張報名桌前都圍著人,不斷有老人擠上前來詢問想學的專業是否還有名額。當日是報名第一天,報名老師說,今年招生火爆程度超過往年,來的人很多,清晨5:00,聲樂系和舞蹈系就排不上號了。 在3樓,到處是老人,有凳子的坐凳子,沒有的就鋪著報紙坐地上。有老人自嘲說,老了上個學,比孫子考清華、北大還辛苦。一位家住邁皋橋的董阿姨告訴記者,她5:20趕到,拿到171號,估計報不到聲樂班了。女兒擔心她的身體,想替她來排隊,但她知道這里形成了不成文的規矩,禁止年輕人排隊。李巧玲老人就著開水在吃面包。她說,前一天晚上9:00,她就趕來了,當時3樓大廳有四五十號人,有的人從下午兩點就沒離開過。夜深了,有的人打盹,有的人打牌,說說笑笑一晚也就熬過去了。老人說,要報不上名,大半年都沒好去處。在12樓的舞蹈系報名處,80歲的吳邊鑄老人說他從孝陵衛的鐘鼎山莊走了1個小時,5:00趕到學校拿號,上學沒問題了。記者在現場問了十余位老人,一半的年紀超過70歲,為在這里上學,他們通宵守候。 舞蹈系系主任胡發恒守著鐵門叫號,叫一個號,進一位老人。胡發恒凌晨2:00就趕來發號,他介紹說學校的管理層在早上6點就全部到場巡視,就怕老人出事。 早上7點多,學校的熱門專業,像聲樂、舞蹈、攝影、中醫養生和鋼琴等專業的名額就滿了。 上午9點多,記者又來到位于南京新街口地區的江蘇省老年文化大學,正碰上一位老人前來報名舞蹈專業,被告知名額已滿。學校5月份報名,聲樂、舞蹈、鋼琴等專業名額早就滿了。 憂:投入大收費低運營艱難 南京老年大學協會秘書長湛堅介紹,南京全市有老年大學43所,絕大部分是“官辦”,在校老年學員大約3萬左右,去年底全市60歲以上老人達到115.53萬,入學人數逐年上升,校舍無法滿足需求。 記者了解到,因為校舍問題,主城的玄武區和老秦淮區早已取消了老年大學,鼓樓區的老年大學也于去年減少了校舍,學員從近兩千名銳減到300余名。 近幾年,各類老人培訓機構興起,老人為何還要往人多的學校擠?馬向樂練國標十多年了,他說他到過不少培訓機構,有的學校一學期能換3個老師,金陵老年大學的老師水平最高,手臂要彎成45度,決不讓你彎40度,老師一點不含糊。另外,學校管理規范,環境也好,老人當然愛來。 金陵老年大學副校長楊守清介紹,學校重視教學質量,每堂課班主任都全程跟聽。學校148名教師80%具有高級職稱,舞蹈、戲曲,全是國家一級演員,書法教師也是省內有名氣的高校教授。但所有教師的課時費并不高,一次課,兩個小時,140-170元。他說,教師工資這么低,財政一年還要貼錢。他給記者算了筆賬,以每名學員一學期學費150元計算,一萬名學員,一年學費300萬元,而水電費100多萬元,人員工資300多萬元,8000平方米教室,租金至少400萬元,算起來,財政一年要補貼500多萬元。 省老年文化大學負責人陳云梅告訴記者,學校之所以吸引老年人,很大原因在于有一批專業水平高、具有奉獻精神的老師。陳云梅說,老師課時費不到市場價的一半,光靠老師奉獻非長久之計,一直想提高課時費,但無奈老年大學收費低,學校很難平衡。 盼:打破官民分界開門辦學 也有老年大學正在擴張,江蘇夕陽紅老年大學去年在秦淮區辦了分校,招生300名。學校投資人王海濤說,規模做上去了,收支才能平衡。學校收費和公辦校一樣,不同的是學校自負贏虧,沒有任何補貼。全校2000名學員,一年要貼四五十萬元。現在他的難題是教室,哪怕是按市場價租房,房東也不愿租給看不到贏利前景的老年大學。 青春老年大學比較幸運,和南京市青少年宮合作,周一至周五的白天,校舍歸老年大學用,其他時間由青少年宮用于孩子培訓,老年大學獲得了租金低廉、場所穩定的教室。學校開辦4年多,有學員4000多名。校長劉璟認為,類似青少年宮這樣的資源,政府還有很多,不少單位都有培訓中心之類的場所,這些資源若能被老年大學所用就好了。 記者采訪過的民辦校負責人反映,老年大學還是以“官辦”校為主,這些學校場地公有,免費使用。他們認為,老年大學不再是老干部的特權,生源社會化了,其資源和運作也應該社會化。在雙休、節假日、寒暑假等非上課時間,閑置的教室完全可以向社會出租,以減少政府補貼,這樣政府能支持更多的學校,要知道現有的“官辦”校只能解決需求的零頭。 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陸劍杰認為,政府和社會對老年教育重視不夠。“光靠政府辦學遠遠不夠,最需要政府做的不是投錢,而是整合資源,包括校舍、志愿者、社會組織,讓大量‘沉睡’資源用于老年教育,辦學社會化,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老人上學一位難求的現狀。” (新華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家長質疑湖大附中涉嫌違規收費 回應:只是參考價
·完善未成年犯罪預防的社會參與
·2歲娃被卷車輪 外婆搭救手腕骨折
·京高招昨發錄取通知書 北大等校小語種專業今錄
·常回家看看,理想和現實相隔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