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勞工部公布了美國最新就業數據,顯示7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6.2萬人,部分行業就業出現強勁增長;失業率下降0.2個百分點,至7.4%,為2008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但是,降至近5年低位、好于此前預期的失業率沒能振奮市場,經濟學家紛紛表示了失望之情,其中原因何在? 一方面,作為失業率風向標的非農就業人數增長情況遠弱于預期,而勞工部還將前兩個月的就業人數總計向下修正了2.6萬人。此前的一年中,美國每月平均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為18.9萬人,推動了失業率的緩慢下降。對比之下,7月就業人數增速明顯放緩,聯邦政府、州政府還在削減職位,疲軟態勢引發專家擔憂。 另一方面,從有關就業的其他數據來看,表現同樣不佳。就業質量在惡化,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減少0.1小時,至34.4小時;7月平均時薪出現9個月以來的首次下降,下降2美分,至23.98美元,導致薪資上漲速度放慢,7月勞動力收入也因此下降0.3%。從更細的數據來看,全職就業人數增長疲軟,7月增加的大部分職位都在低薪、非全職行業;就業人口與總人口比率無改善,勞動力市場參與率下降。 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科羅納多稱,就業數據通常是滯后的指標,未來幾個月的數據可能更加暗淡。同樣認為美國就業市場難以改善的經濟學家還不少,他們甚至在前幾個月就業人數增長勢頭被看好時就已經表達過類似擔憂。 而同樣數據改善但仍讓業內人士擔憂的,還有上周三公布的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二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增長1.7%,高于預期,也好于第一季度。但有專家警告,庫存意外增加貢獻了不少,數據被向下修正的可能性較大。隨著企業逐步消化庫存,第三季度的增長可能會受到影響,經濟仍然疲軟。 眾所周知,經濟增長是就業依賴的根基。而目前,美國甚至有“準備迎接經濟下一輪衰退”的聲音。債務負擔沉重,住房市場脆弱,企業信心不足,投資水平較低,自動減支發揮影響等因素都讓市場擔憂經濟無法支撐就業市場的復蘇。 依據最新的一些經濟數據,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將推遲縮減購債規模的時間,但仍然有不少分析家預期美聯儲將從下個月開始收縮量化寬松政策,市場靜待下一輪數據的發布。不過,除了貨幣政策外,美國政府似乎更應該在財政、貿易等一系列政策上加以研究,以推動投資,推動經濟增長,從而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曾一巳) (工人日報 曾一巳)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參加“夏令營”請多留個心眼 勿盲目跟風
·福建公開“被調包”試卷:作文空白 準考證號條形
·29歲美女校長登《中國夢想秀》 婉拒高薪堅守山
·【新聞綜述】美國失業率下降 專家卻表示失望
·大學生“實習證明”網上明碼標價叫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