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海歸科研人員的妻子向記者透露,自己吃飯的發票也可以給丈夫走科研項目報銷掉。”—近日一篇報道中引用的這個說法引發輿論關注。如何管好用好科研經費的討論再度發酵。 科研現在“不差錢”? “2012年,全社會研發支出突破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1.97%,中央財政對基礎研究投入328億 元。”在日前舉行的“加強科技計劃經費監管暨科技部2013年科研經費巡視檢查啟動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透露了這組數據。 數據背后是近年來科研經費投入的增加,“科研現在不差錢”的說法也隨之浮現。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下稱大化所)科技處處長蔡睿表示,確實近幾年全社會用于研發活動的投入大幅增長,科研條件明顯改善。“但也應看到,全社會用于研發活動的支出中,企業的研發支出占到74%以上,科技界占的比例不高,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研究經費比例也不高。而且,我國的科研隊伍迅速壯大,2012年研發人員總量達320萬, 人均科研經費仍不多。” 他以大化所為例說,該所在“十二五”期間,要實現在化石資源優化利用等潔凈能源領域,持續提供重大創新性理論和技術成果,建設世界一流研究所的目標,“在科研平臺建設等方面還需要資金,存在經費缺口”。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有些領域確實‘不差錢’,有些領域則存在投入不足,而個別領域甚至不是‘不差錢’的問題,而是如何避免浪費的問題。” “科學研究是創造性的勞動,資金投入只是一個重要方面,智力投入更為關鍵。現在有一種情況是,拿到錢后,就在考慮如何完成驗收,而不是按科學規律去做。殊不知,資金投入和成果產出并不成正比。用管理工程項目的辦法管理科研,影響了科研人員的創造性發揮。只有當經費投入成為支撐創造性勞動的活動時,才能成為真正的科研投入。”王海波就曾邀請專家對本單位自立項目進行評價,其中只花了6萬元的項目被評價“做得好”,“經驗就是尊重了科研規律”。 對科研經費流失零容忍 無論如何,科研經費投入增長是不爭的事實, 但其中出現的科研經費流失的不和諧音符也不能忽略。段振豪貪污科研經費事件就曾引發社會關于“管好用好科研經費”的討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科研經費有時確實會被“挪作私用”。在這位科研人員看來,項目費到位后,如何報賬成了第一要務。“雖然規定了各類票據的報銷比例,但找發票并不是難事 。還有一種情況是,個別同一研究內容的申請可以從多個渠道得到資助,進而產生不必要的科研經費投入浪費。” 萬鋼表示,從經費監管情況看,科技計劃經費的管理和使用,總體是好的,但也發現了違規違紀行為,主要表現為三類問題:一類是由于科研單位和經費使用人員不了解科研經費管理規定導致的—主要表現在有些單位沒有按照規定對財政資金進行單獨核算,沒有履行審批手續違規轉撥經費等。 一類是因管理疏忽帶來的違紀行為—主要表現為違紀公款吃喝,報銷手機費、加油費等個人消費問題。2012年的監督檢查顯示,約25%的課題存在著違規列支餐飲招待費、手機通訊費、汽車燃油費等現象,涉及金額約占被查財政資金支出的1.9%。 第三類則屬于嚴重違法—表現為極少數人弄虛作假,用假票據套取資金、假合同轉移資金等惡劣手段中飽私囊、違法亂紀。萬鋼表示,目前查處的幾個惡性案件,無一不與違規轉移資金和假發票有關,這些惡性違法行為涉及項目金額的0.6%,但無論數額大小都應采取“零容忍”。 讓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萬鋼強調,財政科研經費是公共財富,是納稅人的錢,管好用好,切實保障資金的安全,發揮出資金的效益,是科技管理部門的職責所在,也是每個科研單位、承擔科技項目的科技人員的責任和義務。 數據顯示,近年來,科技部對執行過程中的近3000個重點課題開展了專項審計,覆蓋財政資金的70%;對12個省(市)的重點單位、重大項目開展了巡視檢查。 監督固然重要,對科研人員來說,如何保證每分錢用在刀刃上更是現實。“對科研經費的管理,要尊重科研規律。”有著20多年科研管理經驗的王海波強調說,“過分目標化的管理、檢查、評價,會讓拿到經費的人更多地考慮如何完成指標,目前科研單位和大學多以發表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為評價標準,這會使學者為發表SCI論文而研究”。在他看來,“提高科研的效率和效益,放權給科研單位很重要”。 在蔡睿看來,要進一步加強科研經費分配頂層設計的科學性,為維護項目評審的客觀公正,建議建立評審專家能力和信譽檔案;建立和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保證經費分配和使用過程的公平、公正、公開;做好預算和過程管理;積極鼓勵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 據蔡睿介紹,大化所就利用中科院系統的現代化(ARP)管理手段,對科研經費實施全過程管理。同時,對重要采購與合同進行公示,公開透明、集體監督,防范風險。 “目前科研經費主要為競爭性經費,經費爭取過程往往會耗費科研人員大量的精力。為了讓科研人員專心工作,尤其是從事基礎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員,建議適度提高穩定性經費的比例。”蔡睿說。(人民日報海外版)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漢字為什么有危機
·“勵志保安哥”頻出折射“夢想公平”期許
·科研經費:錢要用在刀刃上
·新增簽證類別 提供哪些便利?
·學區房折射教育資源失衡 專家吁取消對學校分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