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臉成熟的王建來到武漢大學( 招生辦)報到時,有些家長還以為他是迎新的老師,28歲的他是武大今年最大的新生。2003年,王建以高出省重點線近90分的成績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然而,那不是他理想的大學。他填報的志愿是北京大學,他覺得自己“賭”輸了,估分是610多分,然而高考()成績只有594分。最后,他被調劑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動力專業。 在極不情愿中,王建從老家荊州去了北航。然而,這所學校他壓根兒就沒有填報,而且對被錄取的專業也不甚了解提不起興趣,沒有明確的目標,這讓原來就十分沮喪的王建變得更加迷茫。他開始逃課,開始玩游戲。“各種郁悶和不爽,但最多的還是在宿舍睡覺。”王建回憶,有時他甚至連續三天都待在宿舍里。 盡管輔導員給他做思想工作,但他仍是我行我素。他掛的課越來越多。終于,等他畢業的時候,他因10多門功課不及格,沒有拿到學位證書,甚至連畢業證也沒拿到。 父母苦口婆心地勸他參加補考,這樣他就有希望拿到畢業證了。然而,“一根筋”的他怎么也聽不進去。 2007年,王建從北航兩手空空肄業回家。“我當時就想,沒有畢業證書又怎么樣,我照樣能混出人樣來。”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歷經三個月,投了100多份求職簡歷,他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到一家公司當制圖員。他在大學學過相關知識,使用制圖軟件不在話下,但每月不到2000元的收入常常讓他入不敷出。 后來,他又先后找了幾份工作,但收入最高的也才3000元。當他還在為找一份工作絞盡腦汁時,他的大學同學卻可以輕輕松松拿到5000多元,甚至是8000元。經過社會上幾年的打拼,他后悔了。終于有一天,他決定要重返校園,把失去東西的撿回來。 在家人的反對下,王建走進了公安三中。沒想到,兩周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試,他就考了600多分。這讓他信心十足。今年高考,他以607分的成績成為全校第二名,順利被武漢大學錄取。 昨天,王建一人來到學校報到。他說,在大學里,他會找幾份工作掙點錢。“我不能再給家里增添壓力了。”他說,他會把失去的重新撿回來,好好學習,“我已輸了一個十年,不能再輸了。” 本版圖片攝影 記者何曉剛(記者屈建成 通訊員吳江龍) (武漢晚報 屈建成 吳江龍)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開學快一周 不見學個字 學校有想法 家長討說法
·28歲“回爐”大一 武漢大學最大齡新生自稱曾輸
·教師節擬改為孔子誕辰9月28日 回應稱方便休假
·“明日領袖”論壇:帶給世界“正能量”才可稱
·零起點教學VS非零起點生源 幼升小搶跑家長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