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很憤怒,也很痛心,更加感到十分的錯愕、憤怒”,昨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披露,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審查兩起涉嫌貪污科研經費大案。 將建科研經費巡視制 萬鋼稱,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審查兩起有關科研經費的違紀違法案件,一起涉案人是知名環境領域專家,另一起是重要省份的科技廳長。 自今年7月,司法部門就審理了兩起備受關注的案件: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常務副院長陳英旭被控貪污千萬科研經費;中科院候選院士段振豪貪污130萬科研經費,還被妻子舉報包養情婦。 萬鋼提出,科技腐敗案連發,在于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坐在一條船上,必須共同搖槳”。破題關鍵是加強信息透明度和社會監督。 他表示,科技部正在建設一個透明且“各部門在一起”的科研信息部署機構,課題立項的內容、結題內容等信息,都將在官網上公開發布,“讓同行業、相關企業看看”;今后將建科研經費巡視制度,且科研課題經費使用情況至少要在本課題或本單位內部公開。 解決霧霾政府要擔責 昨日,萬鋼還回應了記者問及的北京霧霾導致高端人才不愿回國等問題。 近日有報道稱,有幾位國家引進的海外人才,因為北京的霧霾天氣最后打了退堂鼓。 萬鋼回應說,引進人才應把重心放到解決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方面,包括子女上學、家屬就業等等。“我們愿意盡我們的力量幫科研人員解決后顧之憂,無論是在住房、就業還是在孩子上學等方面,盡我們的能力解決。” 他說,霧霾天氣發生后,科技部和環保部、北京市,共同啟動了“首都藍天行動”計劃,在綠色交通、能源轉換、排放控制、煙氣過濾方面強化技術應用。“但問題最終解決還要靠減少排放的科技支撐,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解決霧霾天氣政府要承擔責任,企業要推動創新轉變產業結構,科技要貢獻力量,每個人都作出自己的努力”。(記者王姝)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科技部長批科研腐敗:感到很憤怒也很痛心
·“國際女童日”:關注女童教育創新
·香港大學回應遼寧狀元休學:尊重決定 可恢復就
·兒童教育寬嚴皆誤
·北大呼吁學生重陽節問候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