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春沙龍邀請社會各界走近北京市朝陽區感受教育一線發展 朝陽國際教育探索受到各界好評 “用開放助推發展是教育人應有的襟懷” ![]() 圖為:芳草地學校綜合實踐主題觀摩課走進教育之春沙龍現場 圖為:北京市朝陽區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王世元介紹朝陽教育現狀 為了推動社會各界了解發生在我國教育一線的變革,11月29日,由人民政協報教育在線周刊和北京市朝陽區教委聯合舉辦的教育之春“感受發展 走近朝陽”系列沙龍走進北京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聚焦朝陽基礎教育界在國際教育方面的實踐和探索。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徐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鐘秉林,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原副代表張雙鼓,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銀付,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等各界專家和來自中央和首都的數十家媒體代表等應邀走進學校,聽課參觀,也和朝陽教育人開展了一場關于國際教育的對話。 作為主辦方代表,朝陽區教工委副書記、朝陽區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王世元、朝陽區教工委副書記劉麗彬分享了朝陽教育國際化的區域戰略,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首師大附屬實驗學校校長林輝在會上介紹了學校層面的實踐。 作為北京市乃至全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縣,朝陽區從區委區政府層面對國際教育做出了系統的探索。北京市朝陽區教工委副書記劉麗彬在會上介紹,擁有眾多涉外資源是朝陽區發展國際化特色教育的優勢,該區通過整合區域涉外教育資源、項目開發與合作辦學,引進優質國際教育品牌,積極鼓勵各級各類學校加強與國外教育機構合作辦學,引進國際課程項目,形成了在科技、體育、藝術等方面學生國際交往活動的品牌。 北京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作為朝陽區開展國際教育的先行代表,向與會者分享了學校對國際教育的實踐和思考。面對多元文化并存的現實,學校堅持用開放的眼光,擁抱全球最先進的教育思想與理念,同時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世界,明確提出以“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芳草學子”為育人目標,努力讓“芳草教育”成為首都基礎教育的典范、中國國際教育的品牌。建校至今,57年有余,芳草地國際學校對于國際化教育探索從未停步,尤其是在課程與課堂的研究與實踐上。校長劉飛認為:“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最重要載體,在推進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中,學校的課程應該有更大的包容性和選擇性。通過課程,讓孩子們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制度、國情等等,并且明白將來世界需要在這種不同的背景下共同發展。” “沒想到朝陽區有如此豐富、先進的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理念和經驗,沒想到芳草地國際學校已經將國際教育理念滲透細化到課程建構和課堂教育教學中,朝陽的經驗將給其他學校開展國際教育帶來啟發。”“政府在推動教育國際化進程中起著基礎性、主導性作用,朝陽區教委的戰略定位為學校提供了機會搭建了平臺。”嘉賓們為朝陽教育人的豪邁探索所震撼。朝陽教育人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全球配置資源為我所用的態勢;劉飛、林輝等朝陽校長們批評性的吸收借鑒全球優秀教育理念為孩子們所用的實踐受到嘉賓高度好評。與會嘉賓指出,國際化是一個平臺,積極參與全球的教育交流,積極吸收借鑒,結合我國國情做本土化的探索,提升我國教育質量,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奠基才是我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的本意。“朝陽區教育在開放中前行,在融合中發揚地區優勢,我們希望以國際胸懷和視野,在實踐中形成學校品牌特色,最終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培養大批國際化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同時也向大家展示我們開展國際教育的態度。用開放推動發展應該是教育人應有的境界和襟懷。”朝陽區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王世元回應。 “感受發展、走近朝陽”系列是沙龍依托案例開展的嘗試,由北京市朝陽區教委和人民政協報教育周刊聯合推動,得到了北京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沙龍主辦方表示,希望借助沙龍的開展,發現并分享典型案例,推動教育自下而上的探索與改革;也推動社會各界走近地方、走進校園,觸摸發生在課堂和校園中的變化,為教育建言和委員提案提供實踐支撐。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朝陽區國際教育:用開放助推發展
·男孩買不起鬧鐘摸黑上學追蹤:上百好心人想幫
·學者: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需科學決策多舉措相配
·9歲女孩街頭擺攤賣襪子 掙錢救患白血病母親(圖
·學者: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需科學決策多舉措相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