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名校招生現場。 @人物:李蜀秀省政協委員、榮縣東街小學副校長 @華西城市讀本:一直以來,違規跨市(州)招生現象都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今年的省兩會上,這個問題再次被提出。 在一份由省政協委員、榮縣東街小學副校長李蜀秀提交的聯名提案中,更是談到一些市州的學校,以非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導致不少市州普通高中生源大量流失,出現全省高中招生秩序混亂的現象。因此,他們建議,嚴格規范全省中小學辦學行為,制止違規跨市州招生的亂象,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鋪平道路。 現狀1 尖苗被“掐”走 優質生源年年有流失 2006年夏天,15歲的賴俊豪(化名)參加了成都一所重點中學的招生考試,僅10人的錄取名額,卻吸引來了全省300名學生報名考試。最終,他以第8名的成績順利入圍,學校還給他減免了一些選校費。 之所以選擇去成都就學,賴俊豪坦言,是沖著學校的名氣和教學質量去的。與此同時,為方便照顧兒子,讓兒子全身心學習,隨后賴俊豪的母親也去成都工作。賴媽媽說道,“在個個都是學習高手的環境中,更有利于激發兒子的學習激情,加上又有好老師輔導,可以讓他沖刺更好的名校。”在賴媽媽身邊,送孩子去成都、綿陽等教育水平高的城市上學的家長不在少數。 近幾年來,到自貢這樣的二級城市招生的成都、綿陽等地的名校不在少數,他們的優質生源“搶奪戰”,“掐”走了部分好苗子。 省人大代表、自貢市蜀光中學教科室主任何德華介紹,在各地跨區域搶生源最為激烈的時候,甚至有學校直接來自貢“搶人”。“記得有一年,重慶一所重點高中在獲取蜀光中學北大、清華苗子的信息后,直接找到學生及父母,要求入讀該校。幸運的是,該學生最后被學校保住了。” 現狀2 名校招考專題培訓班“應運而生”加劇教育失衡 優質生源向一流名校的集聚,提高了這些學校的重本升學率,包括北大、清華上線率。而這更加劇了二級城市學生、家長的名校崇拜。 據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調查,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滋生了不少開展省內中小學名校招考專題培訓班的民辦教育機構,而實際上,他們大多數沒有在當地教育局行政部門備案。盡管費用不菲,卻吸引大批學生報名學習。 在李蜀秀等省政協委員的一份關于制止跨市州違規招生的聯名提案中,也提到這一問題,并明確點出,“不少初中教師和民辦教育機構以輔導學生考外地優質高中為名,大搞違規有償家教和辦培訓班,收取高額輔導教育費。” 對此,自貢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一名工作人員也透露,現在民辦教育機構已經形成市場。據他了解,其中一家成都的民辦教育機構,一天的培訓費用已高達980元。“這不僅給學生增加課業負擔,也給家長帶來經濟負擔。”該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營利機構都是打著,讓學生進入成都、綿陽等一流名校的旗號實行招生。他分析,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教育失衡現象的出現。 “一些市州的學校,以非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導致不少市州普通高中生源大量流失,出現全省高中招生秩序混亂的現象。” —李蜀秀現狀3 受各種因素影響 優質教師也頻頻被高薪挖角 對像自貢這樣的二級城市來說,不僅是優質生源的流失,近幾年,一些優質教師也頻頻流失到成都、綿陽等地區的名校。對此,何德華深有感觸,“經濟發展,交通條件改善,是加劇優質生源、教師向大城市集聚的一個外因。” 他坦言,盡管現在蜀光中學教師流失情況還不是很嚴重,但也有優秀教師被成都等地的學校挖走的現象。讓他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蜀光中學一位教齡長達15年的優秀歷史教師,跳槽去成都一所學校任職。何德華說,這位老師,不論在教學,還是班級管理上,都特別優秀。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歡迎。“他作為班主任連帶的兩屆畢業班,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就有5人。”談到這名跳槽老師,何德華分析,待遇上的吸引比較大。 除此之外,大城市高質量的教學條件,對他子女教育的吸引力也很大。何德華回憶,教師離職最多的一年是2012年。“那年蜀光中學一下子走了8個有經驗的教師,當時對學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因此,在他看來,優秀學生、教師的流失,同時也把學校的風氣、師生的正氣、勤奮上進的精神激發出來,讓學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便更好留住尖子生和好老師。 建議 規范辦學行為 本土學校也應提高教育質量 據了解,《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以及《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均明文規定:普通高中實行屬地招生原則,未經省教育廳同意,不得擅自跨市(州)招生;嚴禁以非正當手段招攬生源。 這兩項規定,也成為省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建議的支撐。他們寫到,請求省政府及有關部門采取切實行之有效的措施,執行好相關文件規定,規范全省中小學辦學行為,制止違規跨市州招生的亂象,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鋪平道路。 省政協委員、自貢市教育局局長蒲定波說道,最近一兩年,違規跨市州招生的勢頭已有所減緩。他除了希望有關部門執行好相關文件規定外,也對自貢教育發展提出要求,加強自己的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優質服務,讓家長對學校、對老師產生信賴。“這樣家長們也不會舍近求遠讓孩子到外地讀書。”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跨省跨市“挖”尖子生 教育部門是否該管管了
·北京市人大代表呼吁將9年義務教育變為12年
·四川一老師多次猥褻兩名不滿10歲女童被判刑
·專家透析:成人英語培訓三大誤區
·光棍叔現場大膽求婚 《天才知道》一秒大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