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在莞城燈頭一甲2號的廢墟旁,兩名老人艱難地越過一堆拆遷磚石,走向一座座空置的樓房里。 “燈頭一甲2號”是莞城運河小學的舊址。不過,曾經盛極一時的運河小學舊址,如今卻讓人感到唏噓。 從東莞影劇院出發,走過一段滿是拆遷廢墟的小路之后,才能輾轉進入莞城運河小學內。整個校園有20多畝,有兩棟規模較大的完整教學樓,球場和綠化都較為完好,只是堆在校道邊的雜物無人清理,略顯破敗。校園里還有2只雞和2只鴨,在校園中走來走去。 走進教學樓,教室內外的場景差異很大。有的教室內已變成廚房,黑板旁掛滿了做菜的瓢勺,煤氣瓶、飯桌等擺在了教室中央。而在教室外,晾滿了被子衣服,如果不是各個教室上依然保留著班級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覺得走進了某個生活小區。 一間掛著“校長室”牌子的房子里,也被改造成了住人的房間,住在該房的其中一名女士自稱是運河小學老師的親屬,“運河小學沒有地方住,學校就安排我們這些老師住在了舊校區。” 她說,運河小學有七八位老師都住在這里,而她們所住的地方多為原來的學校辦公室。 記者在運河小學門口遇到一位年長的女士,她自稱已經在運河小學住了3年多時間。 “我老公在運河小學工作,我沒有工作,所以就在這里幫忙看護校園。我住在運河小學門衛處。如果沒有人看護,這個校園早就被別人偷光拿光,那些窗戶鋁合窗早就沒有了。” 從校園內看過去,校園附近那些已沒有人居住的房子窗戶確實已被拆光,而住在該校附近50米開外的一戶人家介紹,即便他們還住在家里,窗戶的防護欄被鋸斷了幾根,“這里已拆成一片廢墟,治安很亂。” 事實上,莞城有17萬的戶籍人口,也是東莞戶籍人口最多的鎮街,公辦幼兒園和小學學位一直都較為緊張,但為什么還會出現校園空置情況呢? “釘子戶”導致建設停滯? 東莞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莞城運河小學早在2008年10月就搬往可園博物館附近,即原來的博廈小學舊址,而莞城運河小學的舊址以及周邊地區原本要建成一所小學和幼兒園,但因為周邊拆遷問題沒有解決導致計劃中的小學和幼兒園一直不見蹤影,而好好的校園也就只有擱置起來。 一個好好的校園被閑置了四年,連市教育局都感到可惜。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運河小學舊址以及周邊地區本來還建新的學校,“但有幾家釘子戶剛好擋住了學校連接外面通道的出口不肯搬走,拆遷無法進行,三年多過去了都沒有動靜。” 在昨日的走訪中,記者看到運河小學大門前面確實有一片已拆除干凈的空地,但空地通往大路的方向確實有幾棟房子沒有被拆除。正如附近居民所說,根據之前的規劃,正好有一條路從這幾棟房子經過,但這幾戶不想搬走,所以路也修不起來。 舊校園何時能有孩子的歡笑聲?記者采訪了數個部門,暫時未得到回復。不過,根據之前莞城對舊縣城的規劃,估計一時還無法得到解決。(記者/吳少敏) (南方日報 吳少敏)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寧夏:“七個嚴禁”預防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
·陜西: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可在打工的城市參加中考
·山東濰坊2012中考亮點 五星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
·2012南京中考時間6月16至18日 考后可填7個志愿
·大連市2012年中考招生政策較以往有十項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