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人大代表北方重工集團總經理藺建成說,當前實體經濟的發展遇到“瓶頸”期。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保持各行業產能適度過剩,防止無序競爭。當產業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后,政府就要加強宏觀調控,不能無限制上馬。只有適度、有序、科學的競爭,才能使市場經濟逐步趨于成熟。市場經濟就像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政府的職能是要把公路修好,同時做好管理維護,保證行駛有序,從而使實體經濟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運行。 對于2013年的信貸投放,銀監會的總體思路依然是“有扶有控、區別對待”。將引導銀行業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正確引導信貸投向,重點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規范貸款資金使用,確保信貸資金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積極支持產業升級、綠色環保和消費、外貿等重點領域。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做好城鎮化配套金融服務。 【習題】 圍繞背景材料主旨,聯系實際,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 1.觀點正確、結構完整; 2.論述深刻、條理清晰; 3.總字數1000~1200字。 【中公范文】 固本強源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打牢經濟發展基礎 縱觀中國近代史,先后掀起過三次興辦實業高潮,從“師夷長技以治夷”的洋務運動到辛亥革命時期的“實業救國”,再到一戰期間資本主義的短暫春天,造就了諸多家喻戶曉的民族品牌,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為促進近代民族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反觀現代,不論4年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爆的國際金融危機還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或是日本經濟泡沫破裂而陷入的“失落的10年”,乃至現在仍撲朔迷離的歐債危機,共同的根本原因在于過度膨脹的虛擬經濟嚴重脫離實體經濟。 連連危機頻發愈加凸顯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它不僅是直接創造物質財富的動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集中體現,也是社會財富和綜合國力的物質基礎。發達穩健的實體經濟,對提供就業崗位、改善人民生活、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更是一個國家應對外部沖擊、巍然屹立的關鍵。只有壯大實體經濟,筑牢經濟的根基,才有可能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物價總水平穩定和大局穩定這一系列“穩”的目標;只有不斷做強實體經濟,提升經濟質量,才有可能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故此,發展實體經濟是應然之舉。 發展壯大實體經濟,要積極促進各類生產要素,特別是人才和資金更多地向實體經濟領域聚集。政府要制定出臺有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財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切實減輕實體經濟負擔,不斷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務,為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的運營環境,增強實體經濟的吸引力,讓人們對做實業有興趣、有信心。 發展壯大實體經濟,要注意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民營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最具活力的經濟組成成份,實體經濟的發展無疑離不開民營經濟的支撐。應加快放開民營企業的行業準入限制,拓寬民間投資渠道,可適當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鐵路、電信、電力等壟斷行業,同時積極引導民營資本投入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等領域。此外,還應加大金融創新力度,緩解民營企業所受到的信貸規模歧視和所有制歧視,打破民營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 發展壯大實體經濟,要努力營造鼓勵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要進一步調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顯著提高勞動報酬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額,充分運用財政、稅收等利益杠桿,讓從事實業的人感到致富有望,促進社會公平。同時,要改變個別領域一段時間以來投機資本輕易獲取暴利的狀況,遏制投機炒作,阻止資金從實體經濟中抽逃。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實業體系,并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只要牢牢把握住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不斷壯大實體經濟,就一定能夠鞏固和延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人社部部長:國考錄用公務員研究生超六成
·2013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發展實體經濟
·最不利原則快解公務員考試行測算數題
·2013公務員面試熱點:1068個會議
·公務員面試心態準備:擺脫焦慮“死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