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民陳女士反映,報考公務員()中她連報名審核都沒有通過,手機卻被多家培訓機構“刷屏”——半小時就收了7條“包過”短信!一家培訓機構自稱,考生信息系“內部渠道”獲取。(大河報) 這些通過報名留下的聯系方式被泄露出去的信息讓我們不寒而栗,公考難道不“公”?是“黑客”還是“內鬼”?這些疑問為公考披上了一層陰影,需要找出原因,還公考一個清白。 首先要嚴格制度管理。無論什么原因泄露了考生信息,作為公務員招錄機構是難辭其咎的。這就需要該機構嚴格審查,查找漏洞,及時補救,并建立更加完善的招錄機制,讓作弊的可能性降低為零。 其次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目前網絡漏洞無處不在,公考也是受到廣泛關注,需要有更加嚴格的保密措施和保密技術,保證這些信息不被外泄,嚴肅考試環境,讓考生在公平的環境下進行競爭。 最后要做好招考的透明公開。透明公開是最好的監管方法,把一切都放到公眾的眼中,能讓一切暗箱操作、淺規則無處遁形,塑造一個公開、公正的考試環境。(長江網 劉嘉)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讓公考中的“內鬼”無處遁形
·河南省公考報名截止 191662人通過報名審核
·河南公考次日考生半小時收7條“包過”短信
·新入職公務員下鄉“接地氣”
·公務員體檢異常率76% “生活方式病”成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