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確實是在享受超國民待遇,不僅在住房,在公務用車、公款吃喝、養老、醫療等方面,都存在這種待遇 最近,在全國房價一路高漲、中央政府不得已出臺調控政策的背景下,一條名為《公務員買房內部價驚人》的帖子突然在網上躥紅,帖子作者曝出了北京公務員部分集資房、團購房的內部價格,并和周邊商品房價格進行了比較: 市公務員集資房劉家窯橋西南每平米4000元,而市場價格是30000元;鐵道部集資房西直門鐵科院2000元,市場價是50000元;公安部集資房廣渠門外4500元,市場價是35000元;外交部團購房雙井橋東南6000元,市場價是30000元;中石油團購房太陽宮地鐵站8800元,市場價是28000元…… 該帖子立刻引起了巨大反響,令輿論沸沸揚揚的是,這一現象居然屬實。本刊就此采訪了一直關注公平和正義問題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 1 據你了解,這樣的事情在北京普遍嗎? 胡星斗:中央很多部委購買經適房分給公務員,或者自建低價商品房,住房都在二三環以內,往往每平方米比市場價低兩三萬。如僅以三五千的價格購得,一套住房獲得的利益在兩三百萬,甚至四五百萬。 2 你如何看待公務員享受限價房待遇這一現象? 胡星斗:公務員購買限價房、經濟適用房的問題非常突出,這是典型的借公權力謀私,是嚴重的腐敗。 3 有人說,這應是公務員的合法福利。你怎么看? 胡星斗:這完全不合法,公務員應和其他公民一樣,到市場上去購買商品房。他們的收入不比其他社會階層低,沒有理由獲取福利房。 4 公務員享受的這種待遇,算不算超國民待遇? 胡星斗:公務員確實是在享受超國民待遇,不僅在住房,在公務用車、公款吃喝、養老、醫療等各個方面,都存在這種待遇。目前的公務員體系有使他們成為特權階層的危險,必然原因,在于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權力一直在膨脹,公權力大量進入市場,沒有約束。中央一些部委以特權謀私,地方政府更是上行下效,有過之而無不及。 5 新一輪的調控能否起到抑制房價的作用? 胡星斗:政策短期內會有效,房價可能會暫時下跌,這些部門也停止了有關行為,但風聲一過,這種現象可能會重現,根源還是在于公權力沒受到制約。 6 公務員群體與炒房客相比,誰對房價影響更大? 胡星斗:我們國家的福利房建設本來就少,政府規定保障性住房的建筑總面積不應少于總體面積的40%-50%,實際上從沒超過20%。而且這么少的保障性住房又被公務員所侵占。一方面使得普通民眾的住房問題更困難;另一方面使得房價更高,一般認為保障性住房每增加5%,房價會下跌4%。公務員購買低價房的行為,直接損害了買不起房的弱勢群體的利益。 7 我國現在已經將《住房保障法》列入立法規劃,你怎么評價? 胡星斗:如果制定得好,是良法,能夠起到保障的作用。我認為應當限制公務員購買低價限價房,除非這個公務員的收入低于社會救濟線水平,但這基本不可能。 8 有人說政府不會頒布對自身利益不利的政策。 胡星斗:所以關鍵是政府要廣納民意、順應民意。 9 你覺得世界上哪些國家在保障居民住房問題上做得比較好? 胡星斗:其實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做得都比中國好。比如新加坡,86%的人住在屋中,就是我們說的經濟適用房,由國家和民眾共同擁有產權,還有相應的退出機制,所以新加坡盡管房價也很高,但大部分國民還是住得起房。此外北歐的國家,比如瑞典,保障性住房的比重一般占到30%-40%,而我國最多只有10%,甚至只有5%左右,而且還被有錢人和有權人侵占。 10 我國有關住房的公共政策失效的原因何在? 胡星斗:現在出臺的一些措施,還是治標不治本,根本性的原因還沒觸及。政府壟斷了對土地的供應,收取的稅費太多,是根本原因。房價中的60%左右都是政府收取的各種稅費,上海是64.5%。因此對政府的利益要進行抑制,這是一個政府與民眾博弈的過程。 回到這個話題,公務員低價購買限價房,是屬于中國特色的歧視性保障制度。有特權的人享受保障性住房,一般城市居民購買商品房,農村居民的住房主要靠自建,這個狀況必須打破。 (南方人物周刊)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公務員低價買房明顯有失公平
·盤點被妖魔化六大職業:校長公務員上榜
·為公務員開保障房特別通道屬監守自盜
·大齡考生:考研并非首選更青睞公務員
·曾被開除公職人員不能再報考公務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