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7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林靖東)14日晚,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和前“新聞局長”江啟臣在臺大對談。82歲的江丙坤不但用少年時的際遇教導學子,還以他多年的為官經驗,對臺灣現存的權力體系提出反思,他并鼓勵學子畢業后報考公務員(),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官。 少年刻苦向學 自曝當時扒火車經歷 “我們那一代人,都是吃苦長大的。”江丙坤說,他中學時讀了6年農校,習慣于每天凌晨4:30起床。 當時,江家住在南投鄉下,要到臺中上農校,得坐2個小時的小火車到臺中。為了準時到校,他凌晨4:30起床,步行一個小時到車站趕早班車。算起來,他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要6個小時。 在家中,江丙坤排行第八。“當時沒有鬧鐘,如果媽媽和姐姐睡過頭,我就沒有早飯吃了。” 誤點的少年只好餓著肚子,抱起書包,撒開腳丫子一陣猛跑去追火車。平時1個小時的路程,他跑個二三十分鐘就到了。跑進車站,小火車正好徐徐開動,他飛快地扒上火車,趕去學校點卯。“中午沒飯吃,只有等晚上到家了,才有一頓晚飯。”江丙坤說,有時候他給年輕人講這些事,還有人問他:“你中午不會買便當嗎?” 貧窮的少年一心向學,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而少年時的磨練,也養成了他吃苦耐勞、盡忠職守的品格。 青年留學 () 日本 鼓勵青年們報考公務員 1960年,28歲的江丙坤考取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山獎學金,翌年,負笈日本,半工半讀。“我在日本13年之久,有一段時間曾在‘大使館’工作。”他說,因為經常要為赴日考察的臺灣官員當翻譯,回答他們的疑問,因此對日本的政治體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推行所謂的文官體制方面,我贊成我們學習日本而不是學美國。”因為中華文化影響著臺灣人的思考和行動,而日本完全是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倫理,所以日本的體制較適合臺灣。“美國主張效益,不重倫理輩分。我們可以科技學美國,體制學日本。” 日本第一流的學生,畢業后會去報考公務員,做文官,而臺大第一流的學生,畢業后會去當教授、科學家等。“日本的文官個個優秀,一流的頭腦去做文官,這個國家就會變得優秀。”因此,他很希望也鼓勵臺大一流的學生畢業后去做公務員,到公務部門進行訓練。 日本現行的三權分立的文官體制,讓他心生向往。“這種腳踏實地,善用人才的制度,把大家變成像工廠的機器一樣,方向一致,同步向前。” “臺灣‘立法院’周三周四那種畫面 (打架——編者注),我相信大家都很不喜歡看。”江丙坤說,希望臺灣當局正視并修正這個問題,改革體制來克服“立院”亂象。 回憶為官經歷,江丙坤說,過去在行政機關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沒有“立委”為行政決策背書,導致政策難以推行,“服貿協議卡在‘立法院’,就是一個笑話”。對選舉“立委”的“游戲規則”,江丙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他還建議推行“內閣制”,從“立委”里面提拔優秀的、表現良好的出來,擔任“部長”。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14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粵公務員省考昨開考 "霧霾""產業轉型
·浙江省公務員考試 22萬余考生角逐8989個崗位
·江丙坤:鼓勵學子畢業后報考公務員
·2014湖北公務員考試報名啟動 高中學歷也可報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