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2014年12月8日,一位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的學生爆料稱,該校學生的電腦被學校強制安裝了一款名為“展翅鳥”的軟件,每天用不到5個小時,電腦就會自動關機。據悉,該校大一新生及掛科曠課生的電腦必須要裝上時間控制軟件。校方回應稱,此舉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 【京佳解析】 對于該大學安裝時間控制軟件,我認為應該理性的看待,一些大學生的確存在學習動機較弱、上進心不足等問題,學校為學生負責的初衷雖好、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對多數大學生而言,作為成年人,其最渴望的就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學校在學生的電腦上安裝“時間控制軟件”,這顯然是對學生的不信任,也是對他們個人權利的干涉。不考慮學生感受,片面地施加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此事折射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學校時常將“為學生好”掛在嘴邊,卻從不考慮這份“心意”能否為學生接受。 第二,教育要讓社會滿意、家長滿意,但更關鍵的是,也要讓學生自己滿意。當前的教育考慮到諸多方面的需求,唯獨缺少對學生本人的考慮。忽視了這點,教育始終是不完整的。 第三,學校制定的規定有多少能達到預期結果?控制學生上網時間,就能保證學生良好的作息,進而就能保障學生學業的進步?這種簡單的直線思維顯然淡化了教育的復雜性,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關注形式上的完美和整齊,實際卻忽略了對學生內心動機的激發和引導。 京佳程老師認為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大部分大學生雖已達到成年人的年齡,但心智尚未成熟,這就需要家長和學校的教育引導。學校教育既要有“硬桿桿”,又要有“軟教育”,應拋棄過去陳舊的以“管”為核心的管理理念,善于從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和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重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第二,大學生不再是小孩子,有著獨立的思想、選擇和立場,引導他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劃,比強制管理更有效。家長更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切莫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而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15國考面試熱點:高校教育也應“以人為本”
·2015國考面試高分必備攻略
·2015北京公務員面試技巧:人際關系三大原則
·2015北京公務員面試備考:如何克服緊張情緒
·2015北京公務員面試備考:內外因分析法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