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江 繪 煩惱·開學季 中小學開學在即,“開學焦慮癥”也凸顯出來了,記者昨天從蘇北醫院心理科了解到,一名初中孩子因為寒假作業沒有完成,出現極度焦慮、緊張的狀態,最終患上分離轉換障礙,導致眼睛看事物模糊,耳朵也暫時性失聰等癥狀。對此,心理醫生提醒,這不是孩子的惡作劇,也不是裝出來的病狀,而是即將開學的不適應和焦慮情緒影響了孩子的身體狀況。 案例一 作業沒完成,女孩失明失聰 初中學生曉曼(化名)近日來到蘇北醫院心理科,她成績優秀,身體狀況一直良好,但即將開學,曉曼卻出現了輕微的失明、失聰現象,父母帶她到醫院進行檢查后,發現身體沒有毛病,病狀的產生主要源自她的心理。 原來,開學在即,曉曼的寒假作業卻還沒有完成。父母一直對曉曼要求很高,最近經常詢問她的作業情況,甚至進行了嚴厲的指責。而曉曼的性格也比較要強,因此對作業產生了恐懼,從最初的緊張焦慮心理,到睡眠質量變差、吃不下飯,甚至出現神情恍惚的狀態,最后發展到眼睛看事物模糊,耳朵也暫時性失聰等現象。 “曉曼這種恐懼和焦慮,導致她的內心無法面對這種心理上的沖突,最終采用回避的狀態,從心理上轉變成身體上的癥狀,也就是部分器官功能性喪失。”蘇北醫院心理科醫生童萍解釋,曉曼這種情況屬于分離轉換障礙,當曉曼的這種情緒緩解之后,癥狀也會消失。 案例二 不想寫作業,撕東西罵父母 家住市區的張先生帶著上初一的兒子小浩(化名)去看心理醫生,原因是假期間,小浩整天不是玩手機就是玩電腦,時常玩到半夜一兩點。馬上要開學了,小浩還一直貪玩,作業一個字沒寫,張先生急了,催兒子趕快寫作業,可是小浩沒有一點收斂的跡象,半夜一個人躲被窩里玩。有幾次,張先生在催小浩寫作業時,還和小浩產生了激烈的沖突,小浩甚至出現一些過度反應,如撕東西、罵人等。 為了躲避寫作業,小浩居然躲到了爺爺奶奶家,最終被張先生帶回家后,依舊不肯寫作業,這時張先生只能帶兒子去看心理醫生,想了解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專家析因 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心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開學前孩子出現焦慮的現象并不是個案,揚州心理專家王道榮介紹,開學前的一兩個星期內,已有三四個學生家長領著孩子來咨詢了。 “孩子在春節期間一般都十分放松,缺乏規律生活,突然給他們學習壓力,很容易讓他們產生恐懼、急躁的心理。”王道榮說。 童萍也表示,不少孩子一想到要開學心情就很低落,有的孩子還會出現激烈情緒反應,如很乖的孩子脾氣突然變壞,還可能產生一些身體上的變化,如出現心慌、腹瀉、頭暈的癥狀。 童萍解釋,這些現象基本上都是因為學生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孩子寒假期間和上學期間的時間安排差距太大,寒假吃喝玩樂,到了開學那天要猛地把心收住,這種情緒上的落差很容易通過身體反映出來,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心病。”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因為寒假作業沒有寫完 初中生竟然失明又失聰
·19歲男子以高價收購為由騙取初中生4部iphone
·甘肅:5年內將把初中輟學率控制在1.8%以下
·長沙今年中考成績等第由5檔增至7檔
·廣東佛山體育中考方案公布 選考項目增加100米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