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籬笆來源:工人日報 李法明 畫 普通民眾子女接受學前教育,是父母要負擔的“事業(yè)”,而公務員()子女接受學前教育,怎么成了政府要負擔的“事業(yè)”?拿公共財政專為公務員子女提供優(yōu)質學前教育,這樣的“事業(yè)”不公平,理當予以廢除。 8月14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深化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方案》,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表示,廣州將逐步取消機關幼兒園,2016年之前,市屬機關幼兒園將全部歸口教育部門管理,面向社會招生。 近幾年,機關幼兒園條件越來越好,教學質量上乘,與社會上幼兒園的差距越拉越大。機關幼兒園為機關人員子女而辦,雖有時也對外招生,但名額極為有限,能夠擠進去的孩子,其父母非富即貴。普通家庭的孩子與條件優(yōu)越的機關幼兒園無緣,人們的不公平感油然而生。尤其是近年來,在“入園難”的背景下,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沖擊下,機關幼兒園屢屢作為一種特權標志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顯然,人們的不公平感并非緣于機關幼兒園的條件好,而是緣于其條件為什么好正是源源不斷的財政補貼,保證了機關幼兒園的高質量;正是事業(yè)單位的性質,讓機關幼兒園享受到各種政策優(yōu)惠。廣州市的8所機關幼兒園,2009年至2012年所獲財政補貼分別為4802.02萬元、5115.97萬元、5754.44萬元、7524.21萬元。面對質疑,廣州市財政局曾回應稱,機關幼兒園享受財政撥款理所應當,因為它們是事業(yè)單位好一個“事業(yè)單位”!普通民眾子女接受學前教育,是父母要負擔的“事業(yè)”,而公務員子女接受學前教育,怎么成了政府要負擔的“事業(yè)”? 公共財政源于每個納稅人,包括普通民眾。拿公共財政專為公務員子女提供優(yōu)質學前教育,這樣的“事業(yè)”不公平,理當予以廢除。取消機關幼兒園,正是要取消其事業(yè)單位的屬性,轉變成普通公辦幼兒園,面向社會招生,讓普通民眾子女也能分享之,讓他們與公務員子女站在公平的起跑線上。且不論公務員不應“先天下之樂而樂”,至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前不久公布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guī)劃》,這份長達3萬字的文件的核心內容就是實現(xiàn)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全體公民都能公平獲得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務。以筆者的理解,實現(xiàn)這個“均等化”需要一增一減增加弱勢群體分享公共服務的權利和機會,同時逐步去除強勢群體目前所擁有的種種特權。 以此觀之,取消機關幼兒園不僅理所應當,而且是大勢所趨。讓公務員與普通民眾擁有平等的公民權利,讓公務員子女與普通民眾子女擁有同等的入園、升學、求職、升職機會,這是人們的理想愿景。 廣州市決定逐步取消機關幼兒園,改革的阻力想必不小。此前有報道稱,廣州市幾所機關幼兒園拿出部分學位以搖珠派位的形式向社會公開招生,這一改革嘗試引起了部分公務員的不滿。改革一旦觸及自身既得利益就牢騷滿腹,不滿歸不滿,不合理的既得利益需要破除,改革必須推行下去。從這個角度看,廣州市政府“力排眾議”取消機關幼兒園,體現(xiàn)了改革的誠意和決心。廣州帶了一個好頭,逐步推進的方式也很務實,愿其他地方能夠借鑒之、效仿之。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取消機關幼兒園,廣州帶了好頭
·北京幼兒園收費標準近期有望公布 嚴禁收取贊助
·教育部力爭明年每所中小學及幼兒園配備保衛(wèi)人
·北京幼兒園收費標準近期有望公布
·北京公辦幼兒園下月執(zhí)行新收費標準 取消贊助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