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沙灘旁的一棟建筑,從一層到四層,每一個房間都是無敵海景房”,上的這條信息引來無數(shù)羨慕聲,更讓“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驚呆”的是,“這不是私人別墅,也不是五星酒店,這是剛剛竣工的廈門大學幼兒園”。 園方負責人說,新園舍是投資3000多萬元在原址基礎上改擴建的,嚴格按照省級示范性幼兒園標準建設,在硬件設施等各方面有所改善,建筑面積比原來擴大一倍多,獨立設置教學用房、生活用房和音體美功能用房。 應該說,看慣了身邊的一些普通幼兒園,看慣了“再富也要窮教育,再甜也要苦孩子”的眾多現(xiàn)實案例,我們對于這樣的豪華幼兒園確實有些不適應。然而,幼兒園教育雖是最基礎的教育層級,但也屬于公共教育的范疇。那么,站在有利于孩子進步的角度講,幼兒園建得豪華一些,又有什么錯誤呢? 當下社會,存在著太多的“穿越”。最豪華的,往往不是教育設施,而是政府設施;最昂貴的,往往不是校車,而是公務用車;最先配齊桌椅的,不是中小學校,而是政府部門……凡此種種,都在表明這樣一種資源倒掛現(xiàn)象:教育已經(jīng)過了太久太久的苦日子。因此,看到依山傍海的幼兒園,讓人打心底里高興,無論如何,這是重視幼兒園教育的表現(xiàn)。而只有社會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教育領域,孩子才會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豪華海景幼兒園”沒有原罪,但并不代表就完全合理合法。可以追問的問題有兩個。一是,修建此幼兒園的經(jīng)費來源于哪里?如果是來源于公共財政,顯然是一種資源分配不均。如果是來源于商業(yè)贊助,或是自籌資金,則無可厚非。 二是,這所幼兒園的生源如何確定?這樣的豪華程度,定然會讓該幼兒園變成名副其實的“名幼兒園”。這不是重點,重點應該是,這所幼兒園如何招收學生,是只招收某系統(tǒng)內的子女,還是向全廈門市公平招收學生,抑或是按“就近入學”的原則來招收?招收來的學生,收費標準是多少?如果是公立幼兒園,完全應該遵守就近入學的原則;如果是私立幼兒園,多收一些學雜費用,也無可指摘。 我們應當高興于這片海邊沒有建起“海景商品房”,沒有建起度假中心,沒有建起豪華別墅。比起把優(yōu)質資源都分給“無利不起早”開發(fā)商的做法,留一點點空間給這個社會的公益事業(yè)就顯得尤為可貴。這恰恰反映出來,當下社會的教育、醫(yī)療和養(yǎng)老,太需要真正的優(yōu)質資源了。從這個角度講,“豪華海景幼兒園”也算是一種價值回歸。 一言以蔽之,我們不怕豪華幼兒園的出現(xiàn),而怕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真心希望“豪華幼兒園”、“最美麗校園”、“豪華養(yǎng)老院”此類事關社會公益事業(yè)的建筑能夠越來越多,讓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老人孩子享受到整個社會的關心和關愛,我們更希望政府辦公樓能夠擺脫豪華奢侈、返璞歸真。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王傳濤:“豪華海景幼兒園”是一種價值回歸
·3歲男童在幼兒園睡覺時身亡 園方被判賠40萬
·廣西南寧三歲男童幼兒園“一睡不醒” 法院判
·男童剛下校車遭貨車碾壓失右腿 幼兒園賠償19萬
·幼兒園放假了,孩子誰來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