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一高二玩著過,高三玩命學。這是不少高三學生所處的狀態,這也是有些高三生學習特別刻苦,但是成績提升總是不明顯的總要原因。現分享一位北大學生的經驗給高一高二的學生參考,如何夯實基礎。 注重基礎知識,永遠不會吃虧。 一位基礎知識好,嘗到這個甜頭的北大學生這樣分享經驗:我在考前曾多次比較、研究前幾年的高考(課程)試題和答案,發現高考試題并不神秘,它是以課本為基礎的,大約有70%是課本知識的再現和變形;有20%屬于中等難道的題目,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剩下的10%難度較大,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解題經驗,靈活巧妙地解答。 根據高考試卷的難易分配和分數比例,在高中學習中,高中生要制定了出掌握基礎知識的學習計劃,這個學習計劃的核心是,如何把課本的基礎知識扎扎實實的學好,在這個前提下,再想辦法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切勿好高騖遠地一味做難題、偏題、怪題,否則耗費大量時間,卻難以有大的成效,最后對自己失去信心。 總之一句話,千頭萬緒抓基礎,抓基礎就是重視課本內容。 何謂基礎知識?就是課本知識。我們考試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基本都在課本里,可以這樣說,只要圍繞課本這個“根據地”學習,考試取得好成績自然不是問題。 高一高二做好規劃,高三努力才能容易出成果。 經常看到很多高三生在一些論壇和貼吧感嘆真后悔高一高二沒好好用功,高三不知道怎樣才能有效的提升成績。 每當這時,高分網高考頻道小編就特別想跟他們說,現在后悔已經沒用了,如果從高一入學開始就樹立好學習目標,并且努力的去奮斗,現在就不會那么焦慮了。 在學習中發現,有的同學,特別是那些天資聰明的同學,常常抱著“一蹴而就”的心態,一位高考靠后一年的沖刺,就能取得好成績。 然而,學習是沒有“一蹴而就”之說的。中學階段的學習,每一年都有其獨特的的任務,高一高二是鞏固基礎的最佳時期,高三的主要任務是查漏補缺,如果高中生高一高二玩過去了,留下的知識漏洞太大,到了高三,這個缺口很有可能就會補不上,補不全。 所以要謹記這樣一種觀念:高中三年猶如一場馬拉松,若一開始就落后太遠,到最后再想通過沖刺追上的,有成功的,但是特別少。因為最后關頭,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兒向前沖,速度是差不多的,難分高下,所以最好從一開始就把最大的力氣使出來,才能保證自己在最后關頭不至于完全落在后面。 扎實的基礎從學會聽課開始。 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實際上都是最基礎的知識,比如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等。把課堂上的知識學懂學透,是打下扎實基礎的第一步。想要在學習上走得更高更遠,課堂知識是最重要的。因此,無論是學習技巧的提高,還是做題技巧的琢磨,都要先以掌握課堂知識為前提。 (高分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學生:玩命學成績卻不理想 原因可能是這個
·報考軍校必知的七大關鍵詞
·“高考神標語”制作指南
·高考前三個月 給身體打底但別亂吃補藥
·熊丙奇:填報專科志愿應做好職業規劃
|